李府門前的幾個門子頓時便一張笑臉僵在了臉上,連名都沒唱出來。以至于附近的幾個客人偷笑之余,也一樣向著周易的背影多看了兩眼。
進了大門,便是李家收禮的地方,幾張大塊紅布蓋住的桌子上堆滿了各色各樣的禮品。而一旁還有還好幾個賬房先生在登記姓名,書寫禮單。
“這是在下的區區薄禮,不成敬意,正配的上李家書香門第,還請笑納!”周易走了跟過去,立刻便將手中的大紅封貼遞了過去。
收禮的迎賓接過紅封,感覺里面輕飄飄的,頓時便有些楞了。
現在的讀書人都這么直接了么?
來赴宴都直接送銀票的?
好在周易好像猜到了迎賓的心思一般,滿臉含笑地解釋道:“大家放心,我等皆是讀書人,豈能如此銅臭乎?里面絕不是銀票,而是學生的一片濃濃情意啊!”
周易說完,大咧咧地擺了擺手,連名字都不登記了,直接向著不遠處的宴席走去。
“呃,呃!”周易走的太快,迎賓都來不及拉住。一旁的賬房先生小心地打開了紅封,登時便傻在那里。
兩根鵝毛....
周易到底還是小看了李家的人了。
這頭周易才剛剛找了一個位置,那頭迎賓竟然絲毫就不顧臉面的大喊了一聲:“南陽李家莊秦相公,賀壽送鵝毛兩根!”
唱禮聲很大,而且一聲一聲是接著往里傳的。一直唱了三遍。
一時間,滿府賓客無不愕然!
這哪來的臭不要臉的啊?
跑來賀壽赴宴,真的就送兩根鵝毛....
一時間,李家莊秦相公聲名大振,至少這李府之上的諸多賓客便瞬間記住了這個名字。
好奇者有之,鄙夷者有之,暗地里佩服其臉皮跟勇氣者更有之。
好在今天是李老太爺大壽的日子,李府哪怕為了自己的面子,也得把涵養表示出來,所以唱禮過后,也沒有繼續糾纏下去。
至于以后會怎么樣,又關周易什么事情了。
反正名字不是他的,請帖也不是他的!
現在周易就恬不知恥地混在人群里,一邊等著宴席開始,一邊跟左右都不認識的人一起,鄙視那送兩根鵝毛就來騙吃騙喝的家伙。
在場這么多人,誰會知道,他就是剛剛送過兩根鵝毛的無恥之徒呢!
李府內外的宴席大不一樣,李府之內的宴席也一樣三六九等。
李家那些有頭有臉的貴客,比如知府大人,不如南陽城里鼎鼎大名的致仕官員王老大人們等大人物就是坐在內院的,由李家的家主親自陪同。
外院的賓客便是由一些不怎么重要的李家子弟招待的。
好在宴席很豐盛,李家的門檻也很高。前來的賓客也頗有自知之明,宴席間一樣地推杯換盞,一樣放聲高談。
特別是當李老太爺柱這拐杖,在兒孫們的陪同下出現在前院的時候,一幫子賓客更是感覺到了“極有面子”。
想要上去敬杯酒,說聲“恭喜”的人從沒斷過。
以至于周易坐的這桌酒席里,一大半也都伸長了脖子等著李老太爺轉到這桌來,猶如一如干土盼著雨淋,寡婦盼著敲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