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高臺,旌旗招展。
今天的空虛道長打扮得格外隆重。
紫金法冠,八卦授衣,提三尺桃木法劍,衣決飄飄,一派道骨仙風地坐在了高臺之上了。
左右道童手捧法器,侍立兩旁。
臺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官員,士紳,兵丁,以及一看看不到邊的百姓。
大家一個個翹首以盼,半點大氣不敢出,整個法事現場,人數雖多卻出奇的秩序井然。
現在依然是午時將近,高高太陽的掛在天上,烤得地面上猶若蒸籠。偏偏四周連一絲涼風都沒有,直把臺下等待的人已弄得大汗淋漓,幾欲暈倒。
然法事莊嚴,不可褻瀆!
普通的百姓耐不住,可以悄悄地離開,尋一個陰涼出去或者干脆回家等待,大不了錯過一場“好戲”而已。
但站在前面的官員,士紳們不能退。
誰叫他們的位置那么顯眼,而且又是事關整個南陽府幾十萬百姓的福祉大事呢!
左傳云:國之大事,在戎在祀。祈雨攘災,設壇祭天,便為古“禮”之所在
禮者: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寵君師。而作為官員士紳,是朝廷教化百姓的所在。在如此之重要的場合,就算不能出彩,也不能“失”禮啊!
誰要是扛不住,先行退卻了。官員們一定被會被彈劾的,到時候想要起復都難。而士紳們也會壞了自己的名聲,有失“禮”在前,不但會引來士林唾棄,毀了自己名聲,而且極有可能誤了自己的前程的啊。
炎炎夏日,正午時分。
艷陽高照,無風也無云。
一幫子官員士紳在前,黑壓壓一片百姓災后,就這么在一片驕陽的炙烤下硬挺著。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眼看著好幾位年級比較大的士紳都撐不住暈了過去,可高臺之上半點動靜都沒有。
時間一點點過去,這大太陽下硬挺的滋味的確不好受。漸漸地就已經有人耐不住這酷暑,偷偷離去了。人群中也終于開始有了竊竊私語的議論之聲。
“不是說今日祈雨嗎?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大熱的天,把這么多人晾在這里嗮太陽。怎么就不能早點開始啊?”
“噓,不知道別亂說話,空虛道長這是在等時辰,”
“時辰?什么時辰?”
“黃道吉日,良辰吉時啊!祈雨這么大的事情,當然要配合天時啊!”
..........
眼看著下面漸漸地有了一些亂象,高臺之上靜坐養神的空虛道長看在眼里,其實也一樣著急。
臺下的人在等,臺上的空虛道長一樣也在等。
臺下的人在等空虛道長,空虛道長在等周易。
沒有周易的消息傳來,空虛道長難道還能真敢擅自行動?
要是出了什么茬子,法事做完了,而雨卻沒祈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