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眾怒難犯的知府大人,自然是不肯背這口黑鍋的。當即便命人去請空虛道長過來衙門一趟。
只是前去靜虛觀的衙役,卻撲了一個空,根本沒看到空虛道長人影。只聽得守家的童子說:“自家師父已經外出多日未歸了!”
這下,知府大人可就發愁了啊!
修道之人云游四海,居無定所本屬常事。可空虛道長都在這南陽城里呆了幾十年了,一直守著靜虛觀沒挪過窩,怎么剛剛祈雨成功,就開始四處云游了呢?
知府大人沒辦法,只得加派人手,到處去打聽尋找空虛道長去往了何處?
只是人海茫茫,一個身懷道法的“半仙”之人,豈是那么容易被找到?
君不見,打從大明太祖起,大明皇家都找了張三豐張真人多少年了,可從來都是只聞傳說,不見蹤影啊!
知府大人心中實在沒有把握能找得到空虛道長,于是只能給那些寫信來的同僚一一回信。
好言告知:空虛道長云游去了,歸期未定。自己正四處派人尋訪,若有消息,一定馬上告知。得罪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至于他們是不是真的會包涵,就不是知府大人所能管得了的了。
別處的地方官員好打發,頂頭上司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知府大人還想在官場上混下去了,甚至還有著升官的野望,更不肯“年紀輕輕”地就致仕還鄉?
所以,巡撫大人的信件是萬萬不能這么輕易應付的。
只是在不好打發也的打發啊!
官大一級壓死人,知府大人面對著巡撫大人的時候,該跪就得跪,該磕頭就得磕頭啊!誰叫人家是是巡撫,而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知府呢?
知府大人帶著三分忐忑,七分不安地心情備下了一份厚厚的重禮,然后親自坐馬車前往巡撫衙門解釋。
只可惜,知府大人是一臉含笑地進了巡撫衙門,然后整整被心情不好的巡撫大人斥罵了半個時辰,出來的時候臉色蒼白,額頭的汗水把一副都快淋濕透了。
河南的旱情很嚴重,嚴重到了不少地方發生民變的程度。作為一省最高長官,這讓巡撫大人的心情,如何好得了啊?
南陽府祈雨成功,巡撫大人其實早就知道了。畢竟巡撫衙門里也不盡是瞎子聾子,再說這樣的事情很快就能地傳得沸沸揚揚,婦孺皆知。
巡撫大人想要不知道都難啊!
只是巡撫大人一貫厭惡僧道神棍之流,這也得從當今陛下的祖父嘉靖皇帝太多迷信道教,自家祖父不過勸諫了兩句,就落得了一個廷杖罷職的下場說起。
雖然這件事情給自己祖父帶來了想象不到的聲望,但在自家祖父的言傳身教之下,巡撫大人一直是都對僧道神鬼之事厭惡之極的。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圣人的話,作為讀書人的巡撫大人可是一直踐而行之的。
打從為官起,就從來沒給過和尚道士什么好臉色。
如今,巡撫大人是實在扛不下去了。河南的災情是整個大明最嚴重的地方,全省這么多府縣,幾乎沒有一個府縣不受災的。
嚴重的災情,銳減的稅收,此起彼伏的民變,各州府縣的叫苦連天,讓巡撫大人頗有點焦頭爛額,疲于應付了。
以至于于連多年以來的堅持都顧不上了。為了大明江山,為了河南百姓,巡撫大人都放下了身段,開始頗有些病急亂投醫地試圖求助神鬼了。
就這樣,南洋知府都還給他來了一個:“不知下落”!
這讓本就心情不暢,別扭得厲害的巡撫大人如何能不當場發飚?
真是給臉不要臉!
怪得誰來?
這頭南陽知府一臉蒼白地出了衙門,人一剛坐進馬車開始長吁短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