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香火錢什么的來的容易,而且還有一些寺院專放高利貸,于是想窮都難。
萬歷皇帝原以為空虛道長作為一個修道有成的道士,既然名氣都傳到了朝堂之上,那就應該很有錢的。
如今一聽到宣旨太監的報告,登時都有些奇怪了。
“方外之人,自然應該清貧樂道,若是都如那些凡僧俗道一般,一位追求錢財,反倒迷失了本性,哪還有時間去領悟天道!”萬歷皇帝感嘆了一句之后道:“天下僧道,當以空虛道長為表率啊!”
“你去告訴空虛道長,他的一應請求朕都答應了。朕也希望他三日之后能祈雨成功。朕不負他,也希望他不是在欺騙于朕!”萬歷皇帝御口一張,一切便成了定局。
萬歷四十二年,九月初七。
哪怕時至金秋,北京一地,依舊是驕陽似火,萬里無云。
這一天,京城內外幾乎萬人空巷,而天壇附近,更是早早地被大隊大隊的士兵封鎖了起來。
盡管普通百姓只能遠遠地遙望著天壇的一切,根本看不見什么,可依舊擋不住百姓們的熱情啊!
天壇內外兵甲如林,旗幡如雨,紫蓋黃傘,盛大非常。
這一天,是空虛道長親自定下的祈雨之日。
所以一大早,萬歷皇帝就帶著文武百官來到了天壇。然后坐在了一旁,等著祈雨儀式的開始。
雖然時至九月,可天氣依舊熱得反常。皇帝跟幾名內閣大佬以及一應公爵以上的勛貴,還可以有個座位可以歇息。
那下面的一干文武官員可就沒那么好命了。
太陽一出來,整個天壇附近便猶如火爐一般,上有陽光的炙烤,下有發熱的大地蒸騰。
還沒到午時,就已經有著一大批文官堅持不住地暈倒在了地上。
而一身錦繡道衣,頭戴著紫金冠的空虛道長卻端坐在了高高地天壇圜丘之上,好似睡著了一般,對著外面的一切不聞不問。
這一下,不知道多少文武百官暗地里罵娘了,原本還有好些抱著來看皇帝以及空虛“神棍”好戲的官員,更是打定了主意——若是今天祈不下雨來,一定不會放過臺上那裝模作樣的“神棍”!
時間一點點地流走,空虛道長依舊還是沒有要起身的樣子。
眼見著太陽越升越高,已經快要到中午了。這一下,不但文武百官以及看熱鬧的百姓們不淡定了,就連萬歷皇帝也不由得一陣陣心虛了起來。
那空虛道長能不能祈雨?
會不會是騙朕的?
要是在文武百官以及滿京城百姓面前丟這么大一個臉,朕該如何是好?
就在所有人都開始暗地里嘀咕的時候,正端坐在圜丘臺上的空虛道長卻突然站了起來。
一時間,滿場地文武百官,勛貴閣老,包括皇帝自己都一下子精神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