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間,周易都懷疑眼前的一切,是不是一個局了。
就為了將他跟那位小姑娘塞給自己,好完成王老頭兒的遺愿。
但周易旋即又明白了——自己真的多心了啊!
在大明可是有著“奔者為妾”這樣的法律條文的。
遇到一個講良心的還好,名不舉官不究的。
一旦周易不認賬,那么李家小姑娘無意就要遭殃了。
這個時代,妻跟妾之間的差距,簡直比天與地之間的差別還大。
妻子是三媒六娉,明媒正娶的,是一個家名正言順的女主人。
而妾,卻通買賣。納妾的錢都不叫聘禮,而叫買妾之資。更具體的是,買來的妾就更一個物品差不多,連人都算不上。正妻理論上不但可以隨意使喚,而且隨時可以再將其轉賣掉的。
這個時代,什么小妾懟主母,或者只要有愛情,小妾也風光之類的意淫,那純粹是幻想。
不說鳳毛麟角,那至少也比鐵樹開花還難。
延安府丞既然已經都快六十了,身體也不怎么好,賣給他當妾,那就真的是生不如死了。
畢竟,就這樣的糟老頭子還能活幾年?一旦糟老頭子死掉,那么他的那些妾室的下場可想而知。
能守主母已經是正妻開恩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主母順手賣掉。
至于賣到哪里去?
呵呵,想想都知道,一般會有什么好地方可去?
別說王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就算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人家,但凡要點臉面,也不會將自己的女兒送去做妾的。
畢竟,那就跟賣女兒一個意思了。就算能得到一時之利,那名聲在鄰里鄉親之間,也會瞬間臭掉的。
這樣的人家,有女兒會很難嫁,有兒子也會分外難娶親的。
到時候,王家的女兒嫁給了別人做妾,或者干脆等到府丞那糟老頭子掛掉,然后被賣進那些不干不凈的地方去了之后。
你讓她的幾個姐姐在夫家,還如何抬得起頭來?
古代,可不光光朝廷喜歡株連的。
當然,自古錢權迷人眼。這是世界上永遠不會缺少富貴迷心的人的。
王家兄弟也并非個列。只是如他們這樣的人家,做的出來的比較稀少罷了。
明知道前面四個火坑,也依舊毫不留情地將自己親生妹妹推下去。
這也算是讓附近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開了眼了。
如此一來,作為小姑娘的親生姐姐,無論是真心疼愛自己小妹也罷,為了王家的名聲,自己的地位也罷。王家的姐妹都不會同意自己兄弟將小妹送進火坑里去的。
周易想到這里,才放下心來——這不是一個圈套。
只是這樣一來,周易又得頭疼了。
私奔什么的,周易真心不會。而且一旦著實,自己又不能娶他,豈不是害人不淺?
王家小姑娘耽誤了不說,說不定就得被世情禮法逼得在自殺與出家之間二選一了。
到時候,自己于心何忍,自己又該如何向往老頭兒交代?
所以周易寧愿去公堂上走一遭,或者直接幫那該死的人老心不老的府丞老爺減幾年陽壽,讓他一死百了。
也不會帶著一個小姑娘私奔的。
周易不是那樣的人!
“李兄!”周易叫了一聲,堅決地將銀兩推了回去。然后一臉正氣地道:“古語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又豈能如此不明不白地與你家小妻妹私奔,這樣豈不是平白誤了你家小妻妹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