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天啟三年才發生的當真風暴,提前到了天啟二年。
而且似乎比歷史上的斗爭來的更慘烈。
東林黨也因此損失來的更大一些。
伴著東林黨的官員,當然在隨后的幾個月里紛紛落馬。那么齊浙楚黨的官員自然就揚眉吐氣了。
天啟年間的閹黨遽然得勢,魏忠賢也提前登上了歷史舞臺。
東林黨不是什么好東西,閹黨其實也一樣。
因為不要指望任何官員是什么好東西,就如不要指望煤炭能有多潔白一樣。
做皇帝的不需要你多節儉,多勤勞。最重要的是手腕跟眼光。
九月初,經歷了好一番的京城政局總算稍稍安穩了下來,然后接連兩道圣旨明發天下。
第一道是關于空虛道長。空虛道長又升官了。被封為護國真人,開始提舉天下宮觀寺廟。
到了這一步,空虛道長算是越過了龍虎山的那一位,真正成了道門官方第一人。
不提道門之中如何嘩然,就算是士林之中也震動不小。
當然,各種關于空虛道長的傳言便紛紛出現,其中自然也不缺將其罵成了佞道奸人的那一份。
東林雖倒,底蘊猶存。
或者說,只要江南的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什么的還存在,東林黨就不會倒。
然東林黨此番大敗虧輸,自然也與空虛道長脫不了關系。
東林的士紳們能說空虛道長好話,不趁機使勁抹黑才有鬼了呢!
但不管士紳讀書人們怎么想,怎么罵,道門這一次算是揚眉吐氣了。
提舉宮觀寺廟,而不是提舉宮觀。雖然不過多了兩個字,卻是截然不同的。
因為寺廟包括了佛門的廟宇。
這明顯就是讓一個道士爬到了佛門的頭上。
春風得意的空虛道長一接受了圣旨,立刻就下了自己的第一道命令。
命天下名道高僧進京!
一時間,天下嘩然。無數士紳,無不破口大罵,直指空虛道長乃天下第一奸佞之徒。分明就是要讓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天啟皇帝無疑著實了第一昏君之惡名。
就連道門之中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畢竟,事情鬧得太大,道門難免要成為出頭之鳥。
但不管怎么說,命令已經發出去了,朝廷也沒有反對制止的意思。幾道明顯支持的上諭發出去之后,原本不情不愿的佛道兩排高人也不得不在當地官府地催促之下上路了。
不提外面如何傳說,至少周易明白了空虛道長的意思。
顯然,空虛道長是已經下定了決心,也得到了皇帝支持了。
為此,冒天下之大不違,成為士林公敵,然后被讀書人拼命抹黑又如何?
這一刻,空虛道長是真正做到了大無畏。
連周易自己都自感弗如。
周易來京城也一個多月了,除了買了一間院子之外,暗地里注視著空虛道長之外,每天就是東游西逛。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易終于還是撿到了一個“洋人”。
嗯,準確地說,是一個抱著偉大理想,受教皇指派,前來大明的牧羊的教士。
說起來,耶穌會的教士們來大明的數量也不少了,一波接著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