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下去吧!”朱由校站在大殿之上,等待著周易的到來,不時還微微有些激動的東張西望一番,總感覺有什么地方不對。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會收到:“等會守住門口,不要讓任何人靠近。”
朱由校要問的問題很多,也很重要。但紫禁城本身就不是一個能關得主秘密的地方。無論如何,朱由校都不想今天的事情以及談話,被人傳出去。
“陛下萬福!”周易在魏忠賢的帶領下,直接來到了乾清宮,剛剛踏進宮門,便看到一個身穿著龍袍的青年真笑盈盈地望著自己,頓時微微一笑,行了一個道家禮道。
“神君本非凡俗中人,何必客氣!”朱由校竟然還了一禮道。
這已經是朱由校跟周易第二次見面了。
有了夢見一間,今日再見,朱由校立刻認出了周易的樣子,當然不會再懷疑周易的身份了。
“陛下召見,想問什么?”周易笑問道。
“如果是點石成金,撒豆成兵,乃至長生不老之類的,陛下就不要提了!”周易剛問完,便立刻打斷了天啟皇帝朱由校的妄想。
“陛下擁有四海,已是人間至貴,仙道縹緲,本就不是帝王之圖!”周易倒是不欲以來便掃了皇帝的顏面,于是解釋了一句道。
“至于撒豆成兵,點石成金之類,小道爾。昔日張角也會,可曾得大漢天下?”周易緊接著有說道。
“神君,不知我大明還有國祚幾何?”朱由校剛開始,還有些尷尬,周易已解釋,果然就好多了。于是思量了片刻之后,立刻問道。
空空如也的大殿之中,唯有朱由校跟周易兩人獨坐。所有的宮女太監全都被趕了出去,就連魏忠賢也呆在了大殿之外守門,
既然四下無人,朱由校自然就毫無顧忌地將一直一開的心中恐懼直接問了出來。
國祚幾何?
這幾乎是每一個皇帝都最關心地問題了。
而如今的大明風雨飄搖,何獨皇帝一個人想問?
“陛下放心,陛下非亡國之君!”說實在的,周易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周易知道一個答案,但世事已變,如今天機一片蒙昧,以至于就連周易都不知道原來的答案還做不做得準了。
所以,周易現在能回答的便只有這個基本上不會出什么問題的答案了。
朱由校的確不是亡國之君,無論后世如何胡說八道地講“明亡于天啟,還是萬歷”,周易堅決認為,那些都不過都是腦子里有貴恙的家伙在牽強附會,強行栽贓罷了。
大明的滅亡不是某一任皇帝的錯。
要說大明之亡,責任誰最大。
真論起來,太祖,英宗以及崇禎自己的責任最大。
是太祖指定了那一系列腦殘似的財政政策,導致大明死在了財政上。
是英宗的一頓操作,團滅了勛貴集團,以至于文官集團一家獨大,長成了大明王朝身上的一顆惡性腫瘤了。
然后便是那位吊死在老歪脖子樹上的崇禎了。
大明本來就已經奄奄一息,偏偏他還一頓猛如虎,然后定眼一看零比無。
執掌江山十七年,楞是沒做對一件事情。就跟給久病之人喂砒霜一般,是唯恐死得不夠快了。
算起來,龍椅上坐著一頭豬,也比崇禎強。
至少豬不會壞事。
然而,周易的回答并沒有讓朱由校高興,反而更擔心了。
自己不是亡國之君。
那豈不是說,亡國之君就在自己后面,而且離得很近?
“敢問神君,可有解救之道?”朱由校一臉緊張地問道。
“本座的那本書,陛下可曾看完?”周易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