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不可能學習的。在不學習班,學習是一種與眾不同。
東門亂春也不學習,課堂上的知識雖然與她之前讀過的知識不同,但在軟本上都能夠查到,所以她基本上接受了這個不學習班的設定。
對東門來說,高中之王的游戲競賽比讀書有意思多了。
第一場,救援機器人比賽。東門亂春、劉云、于猛和一個助力機器人參加比賽。
游戲很簡單,有一個機器人發生了故障等待救援。對于東門來說,很好理解,那就是路上的車子拋錨了,等待救援嘛!
第一步,輔助機器人將故障機器人運送到附近安全區域。
第二步,設置警示區域。
第三步,排除火災以及爆炸隱患,搶救機器數據。
第四步,檢查機器人的型號,公司所屬,聯系救援隊。
第五步,檢查故障是否能自己處理,自己處理不了則原地等待。
東門很興奮,即便是于猛和劉云要拆機,也被她攔住了。不準拆,如果兩人都沒有確定能處理好機器人故障的情況,什么都不要做。
于猛和劉云很急,別人家把機器拆得熱火朝天,看樣子就要弄好了,可東門卻自信滿滿。
比賽結束,不學習團隊,滿分。此次比賽積3分。耶!
第二場,毛筆書法大賽,每個團隊可以派出單人或者多人參加,取團隊中分數最高的成績評分。
不學習團隊出戰的是東門和原班長。
東門出馬,滿分,團隊再積3分。耶!
第三場,團隊接水滴比賽。團隊至少3人上場,每人一個瓶子,瓶口不超過拇指大小。在校園局部降雨區域接雨滴。不得借用外力,比如雨傘、樹葉等。在30分鐘內,團隊接到的雨水,取平均值,高分者獲勝。
這場比賽考的是眼里、定力和敏捷。
依照之前約定的,東門、龐紫格格、季仗生三人出戰,另外,古楚和原班長也參加了比賽。
觀看比賽的人或許會失望,因為大家都穿了雨衣,東門也是如此。所以想看的是看不到了。
有的人會站在雨里面等雨滴,比如東門和原班長。也有人在索性將瓶子放在地上,自己坐在旁邊看,比如季仗生。古楚和龐紫則是在雨中追水滴。
前5分鐘,大家都照著自己的方式接。后面就亂套了,大家都開始追雨滴,追可能是最大的那顆雨滴。追得是一身泥漿,歡笑滿天。最后5分鐘,大家追累了,就只得把瓶子放在地上任它自己裝咯!
此次比賽,全程任瓶子放在地上接雨水的團隊獲得勝利,積3分。
不學習團隊,積1分.
全程在追雨滴的團隊,積0分。
第四場,吃魚大賽。團隊限4人外加1個輔助機器人參加,吃完2斤重的青魚,活魚。依據吃魚的質量打分(高中低分)。
因為是活魚,必須做熟了吃,所以團隊里面最好有一個做魚的人。
不學習團的上場人員:古楚筠王、季仗生、于猛和龐紫格格,不帶機器人。東門玩了前面3場,興致極好,也要參加第4場。可惜,團隊中成員一周只能參加3場。
殺魚可是古楚筠王的拿手,去鰓、開背、卸頭、去魚肚、挑刺、斬尾,一氣呵成,比其他團隊的輔助機器人都牛氣多了。
季仗生負責烤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