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點。”
李璇說。
“冬冬被同學接走后,我們就斷了線索。”
“同學?”
“是的。”
“他在哪個大學?”
“不知道。”
“好了,我知道了。”
李璇陷入深思中……
他在大學?這可出乎李璇的預料,他認為冬冬應該在社會上,既然他被接走,不可能離開這個城市,如果留意,應該能找到他。
在書店,方曉楚在尋找兒童書。
“不會吧,你有孩子了?”
當方曉楚結賬時,老板突然問道。
方曉楚一驚。
“哦,我們這的兒童書,都是家長們來買,我看你最年輕。”
老板解釋道。
“我給朋友的孩子買。”
方曉楚說。
“是啊,都是母親或者爸爸親自買,給朋友孩子買少見。”
老板又說道。
“這次你見到了。”
方曉楚結完賬走人。
這老板太“剛愎自用”,買個書非得家長嗎?真是的。突然,方曉楚愣住,我給冬冬買書,我算啥?不也是“家長”嗎。
冬冬會識字使方曉楚很高興,腦袋雖然壞過,但識字的神經并沒壞。這點是任何人沒想到的。
大腦很奇怪,竟然有好有壞的細胞。
回到家里方曉楚把書放下。
“姐姐,你總算回啦。”
“怎么了?冬冬?”
“姐姐,我自己在家沒意思唄。”
方曉楚大驚。
“你知道家?”
冬冬一愣。
“什么是家?”
“你,你剛才說的自己在家沒意思哦。”
方曉楚說。
“啊?沒意思就是家啊。”
“家不是沒意思,你剛說在家沒意思。”
“那家是啥?”
方曉楚又被冬冬的“神問”難住了。突然,方曉楚明白冬冬的腦細胞或者沒全壞掉或者在恢復。
因為冬冬時而說話很像正常人,但你要追問下去他又變成了幼兒。
“哎呀,姐姐,這么多書啊,給我買的嗎?”
方雄楚再次驚呆,他竟然知道“買”,但她不敢問,一問他很定把自己難住。
“嗯,給你買的,你認識字,可以看看。”
冬冬隨手拿起一本《三字經》,翻了一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