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一直找李璇可杳無消息。
兩人約定不能聯系,冬冬在明處,李璇找冬冬易如反掌,可冬冬對于李璇一無所知。
冬冬打扮的很得體,頭發梳的溜光锃亮,西裝革履,皮鞋領帶都很正規,他好像要迎接一個重要禮儀。
他要會見四年沒見的朋友。
而且今天他要與真正的李璇調換位置。
從今以后,他要回到屬于自己的領地,前途不但荒涼而且殘酷。
冬冬必須要面對未來。
李璇終于迎來了“曙光”,這計劃是他出的,他不后悔。
成了四年的貧民,他感觸很深。
自己從小到大,不知道什么錢?因為也不需要他花錢,需要什么家庭立刻采購。
到哪都是被簇擁著,有管家或者秘書把路“趟平”,生怕“嚇著”少爺。
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李璇并不快樂,因為到哪都受家族的限制和保護,他就像襁褓中的嬰兒,李家主要考慮安全問題。
他很羨慕街道上自由自在的人們,他們為什么那么自由?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就能逛街?
而自己需要這么人陪著,不是人多不好,而是這些人限制自由。
這不能去那不能去,只能被領著前行,并不考慮自己的意見。
他與冬冬相識很快樂,原因是終于有個伴陪他,雖然冬冬很丑,但并不妨礙他們的友誼。
冬冬是被家庭遺棄的丑娃,而李璇是被家庭時刻保護的寵娃。
兩個男孩在家庭里都不開心,只是不開心的角度不同。
家庭待遇一個是最低,一個是最高。
兩人有一定的互補性。
李璇定的計劃成全了兩人,首先成全自己“翱翔”的夢想,也成全冬冬從被遺棄到被寵。
這是多大的反差啊,主要是兩人高興就好。
何樂而不為呢?
天真的李璇成為普通百姓時很高興,做夢都能笑醒,太好了,簡直是自由的小鳥,說去哪就去哪,說干嘛就干嘛,根本不用跟父母請示,不用保鏢們看護。
本身李璇就是桀驁不馴的性格,他怎能活在條條框框內呢?他要抗衡。
一直沒給他機會,通過冬冬他覺得計劃可行,必須實施。
就這樣勸說冬冬配合他荒唐的計劃。
開始冬冬就以為是玩笑,后來發現李璇是認真的,冬冬才沒辦法的接受。
冬冬覺得李璇的游戲太偏激,有點接近“瘋狂”。
偏激的瘋狂那就是不計后果。
李璇確實沒想那么多,只想脫離保護傘,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在現實生活中李璇感到了困難,這個困難就是家族最不缺的——錢。
他不知道錢會這么重要,沒錢就沒飯吃,沒錢就沒衣服穿,沒戲就會沒地位,沒錢……
他懵了。
自由有了,但卻變成困難戶。
“囊中羞澀”那是他的習慣,他做過各種零工,什么教吉他,搬磚,發廣告,撿破爛,賣菜……
最困難時他差點找冬冬,游戲停吧,不想在玩了。
可他想到家里的約束還不如自由自在。
只要餓不死就活路。
四年中他餓著肚子磕磕絆絆就過來了。
游戲到期,他為何急切要回到自己位置,是因為責任,他要為家族奮斗,畢竟自己大了,不是少年。
雖然李璇喜歡自由,但他還是有責任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