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西門霸的這一個問題,東方未名考慮了良久,這才緩緩說道:
“以你父親的天賦,前往上界多半不是難事,只是他最終所去的上界,未必就是你母親所在的上界。”
“莫非此界連通的上界不止一個?”西門霸眉頭一皺,未嘗沒有這種可能。
如果此界是一方不屬于任何中千世界內里誕生的世界,連通其它世界的可能自然就不止一個。
“確實不止,此事我也是后來你父親離開后,這才從家族祖殿中得知,可惜你后來再也沒有見過你父親。”
東方未名接著詳細向西門霸解釋了其中緣由,此事還要從宇宙的本質說起。
天地之間大道法則三千,但其中為修行者所熟知的不在乎陰陽五行時空這九大類。
所謂陰陽,最初的古老修行者認為陰陽兩種相反的法則是天地萬物泉源。
陰陽相合,則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云、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為二,這就是陰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但這些其實都是表象,是陰陽法則的外在表現。
通過探索,古之修行者發現,陰陽可以互相轉化,同時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
是以,陰與陽的每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陰,陽就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正如沒有乾,就沒有坤,沒有天,也就沒有地一樣。陰陽互相依存,互相為用。
而通過表象的運用與探索,古之修行者漸漸由表及里,掌握了陰陽的本質,并由陰陽發現五行。
世間一切皆有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天地運轉變化的基礎。
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
并且,五行相生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這宙便是時間,宇便是空間。雖然對時間法則所知甚少,但西門霸自身修行的便是關于空間大道的《洞天真經》。
哲學上,空間和時間的依存關系表達著事物的演化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