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的李固并沒有練成蝕日九劍,但與那時的沈言武功也不相上下。
沈言并不想冒險,他從來不想冒險。
......
李固在少林寺里休息了一天,便起身往吳郡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趕去。秦依依因為丐幫的事情要回神農山處理并沒有跟著一同前往,而上官鳳汐和苗晴兒沒有去過吳郡,便吵著嚷著要跟著去,李固便只好帶著她們前去。
經過三兩天的行程,李固等人便來到了吳郡余杭。他們尋了一個客棧住下沒多久,便有人前來拜訪。來人赫然便是負責災糧盜竊案的棋局衛汪瑯。
“汪千戶果然消息靈通,我們剛到余杭,尊駕竟然就已經知道我們來了。”李固笑著說道。
“李少俠名震天下,一舉一動便為天下聞。”汪瑯亦笑著說道。
“汪千戶說笑了。”李固擺擺手說道。
汪千戶看了一眼段思平,卻冷笑道:“沒想到你這個盜賊頭子竟然也跟著來了。”
段思平聽到汪瑯的話,面上一凝,亦冷聲說道:“我行的正,坐的端,有什么不敢來的。”
汪瑯冷哼一聲,并沒有理會段思平的意思。雖然他聽從了李固的建議,但是段思平卻依舊是他最大的懷疑對象。除了因為他的輕功之外,更關鍵的卻是段思平出現在吳郡余杭的時間實在是太巧了。
汪瑯抿了一口茶后,便向李固問道:“以李少俠之意,當從什么地方查起?”
李固沉吟了一會,然后繼續說道:“我想我們得先去看一看這個失竊的倉庫。”
這個倉庫在余杭城的西北角,也是整個余杭城最大的糧倉。今年余杭豐收,因此朝廷才打算直接將余杭的官糧運往雍州賑災,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卻是這些本來要運往雍州的官糧竟然不翼而飛。
余杭縣令聽到消息后,嚇得差點昏死過去,就差帶著全家老小去吳郡府衙請罪,丟失官糧那可是重罪,尤其是賑災的官糧。
當李固等人來到倉庫的時候,余杭縣令丘之同早就已經帶著一班衙役在此等候了。
“汪千戶。”丘之同上前施禮道。他看到汪瑯的身旁跟著一個青年,身穿黑色長袍,頭上一枚墨玉玉簪,手里拿著一柄文人扇,氣度翩翩,風流倜儻。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年輕人,但見汪瑯似乎對這個青年頗為尊敬,心中便不免有些疑惑。但他卻不敢發問,畢竟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握在人家的手中。
汪瑯從丘之同的眼中看到了他的疑問,便對他說道:“這位乃是李固李少俠,是來協助破此奇案的。”
丘之同趕忙上前施禮道:“久仰,久仰。”
“客氣,客氣。”李固看了一眼丘之同小心翼翼的模樣。
“勞煩丘縣令將庫門打開,我們進去查看一番。”李固向丘縣令說道。
丘縣令看向汪瑯,卻見他點了點頭,便輕喝一聲:“開門!”接著便有衙役將庫門打開。
李固等人便進入到倉庫當中,發現里面空空蕩蕩,什么也沒有。這個倉庫約有十畝地方的大小,是糧倉群中最大的一個。李固朝四周一望,發現這個倉庫的通風很好,在糧倉的頂端有密密麻麻的通風口,而且這些通風口呈針孔狀分布,只有人的中指粗細。盜賊絕無可能從這些通風口的地方進來,將這些糧食偷走。而除了這些個通風口,便只有這個倉庫的大門這樣一個進出口。很顯然,盜賊便是通過大門進出的。但這卻涉及一個問題,他們是怎樣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這些災糧運出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