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保定府明軍,被左營制將軍劉芳亮領南路大軍圍攻,因為保定府明軍誓死抵抗,南路軍進攻受挫,恰好城內大順軍爆棚,正好讓部分兵馬支援南路軍,緩解京城人口過多壓力。
天佑殿大學士牛金星認為京城內兵馬過多,糧食都不夠吃,也上書李自成,讓在京城富余部隊,帶著陛下圣旨傳繳天下,建立屬于大順的地方政權,讓明廷地方政權土崩瓦解。
李自成同意牛金星意見,下令在京城部隊前往河南,山東,北直隸等各州府,將明朝在地方上政權全部歸屬大順。
同時,在山海關也傳來好消息,吳三桂決定投降大順朝,唐通領兵八千順利趕往山海關,整個北方都是大順朝勢力范圍,大同等地明軍在總兵姜鑲帶領下,也成為大順軍一部分。
因為整個北方都傳繳而定,大順軍將士和官員只需要領著兵馬,接手大明政權即可,可是李道威這支部隊支援保定府,卻把他氣得夠嗆。
誰都知道京城繁華之地,好不容易攻下京城,想在京城享受,可才幾天功夫福,就被打發到保定府,支援南路軍戰斗。
軍令下達以后,李道威和其他幾個支援保定府將領湊在一起,他們都是劉宗敏下屬將領,被李自成打發到保定府,眾人不免一頓牢騷,發完牢騷以后,眾人還是乖乖帶領部下出城,南下保定府,支援南路軍作戰。
其實南路軍圍攻保定府,只是暫時受到挫折,保定府明軍拒不投降,也不過是螳臂當車,保定城內明軍軍民根本沒有能力持續堅守城池,被大順軍攻破只是時間問題。
劉芳亮也沒有想到京城給他派來援軍,這不在打他的臉嗎,認為他作戰不力,一個小小保定城,都要打上好幾天,下令部隊猛攻,保定城城內知州何復,同知邵宗元,進士張羅俊,武進士張羅輔等兄弟領軍民死守城池,竟然再一次打退劉芳亮數次進攻。
在保定城南部蠡縣,總兵馬岱領兵駐守,和保定城遙相呼應,劉芳亮兵強馬壯,但是京城來了援軍,也不好意思將功勞全部搶走,暫時停止攻城,在城下等待京城來的援軍。
在京城,支援保定府的各支部隊開始啟程,聆敬陽所屬這支營軍,在都尉李道威帶領下開始拔寨,各部紛紛收拾武器和補給,在前路指引下出南門,往保定府方向前進,因為部隊突然有作戰任務,張順升為掌旗這件事情暫時擱置下來,李道威決定等戰事結束以后提拔他。
......
京城南門,各路部隊在排隊等待,不僅僅是中軍,還有后營部分部隊,也被調往保定府作戰,每一個出城將士,都在城門就停留一到兩秒,聆敬陽一開始并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等快要到他這支軍隊經過城門,才看見城門口,有三個和大順軍將士穿著打扮不一樣的人,每一個出城大順將士都要讓他們過目一遍,沒有問題才可以出城。
聆敬陽,王承恩,還有崇禎頓時明白,這是在找崇禎,那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些城門口等待的人,竟然是一個宮女和兩個太監,他們不僅僅認識崇禎,更認識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