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恩很蔑視城內大順軍,在他看來,大順軍就是明軍,明軍就是大順軍,兩者不相上下,大清既然能夠打敗明軍,就能打敗大順軍,他將部下分成四部,在三屯營每一道城門外游弋,防止大順軍從屯子突圍。
因為援軍將會從三屯營背面而來,隆恩和五個巴牙喇在三屯營北門游弋,聆敬陽三人恰好從三屯營北側往回跑,兩路人在距離北門不遠處碰撞。
聆敬陽看見隆恩等巴牙喇往這里沖來,大罵建奴無恥,怎么無處不在?李如風有一絲絲畏懼和巴牙喇戰斗,只有張羅輔,一顆戰斗的心保持不變,兩撥人馬很快就殺成一團,聆敬陽馬戰很不嫻熟,他止住奔跑的戰馬,拿出李道威送給他的開元弓,騎在馬上射擊清軍,清軍是漁獵民族,騎術也非常好,聆敬陽箭術在夜間沒有得到盡情發揮。
李如風則是硬著頭皮和巴牙喇廝殺,唯有張羅輔一人一騎,用長槍單挑隆恩,八人在城外打的天昏地暗,北門守軍只聽見城外叮叮鐺鐺殺喊聲,卻不敢出城支援。
董大器得到消息以后,立即想到可能是聆敬陽等人回來,連忙下令打開城門,帶著五十多士兵支援,有幾個士兵落在后面,不敢出城,被隨后趕來的老饅頭,用大刀刀背咔咔砍下去,幾個士兵頓時跑得比兔子都快。。
此時,聆敬陽被打的很是狼狽,要不是天黑,他早就被巴牙喇砍成兩半,他騎在馬上四處躲避巴牙喇進攻,張羅輔以一敵三,不落下風,李如風逐漸戰勝恐懼,和巴牙喇殺得難解難分,只有聆敬陽,被打的東躲西藏,城內部下在不來支援,聆敬陽就要折在三屯營。
好在董大器終于帶領援兵趕到,和他一起來的還有游弋在東門和西門巴的牙喇,巴牙喇戰斗力強悍,十個騎兵飛奔而來,一口氣帶走十多個大順軍士兵性命,董大器下令節陣,盾牌手在外,弓箭火銃手在內,繼續前進支援掌旗。
老饅頭作為刀手,在隊伍最前面開路,他后悔沒有多帶點人出來,五十多個士兵,眨眼間就被家建奴殺死一小半,就算是救回掌旗,也很難撤回去。
他們一步一步靠近聆敬陽等人,聆敬陽也看見城內部下來救,一顆心放下來,連忙招呼李如風和張羅輔往本部兵馬靠攏,兩人聽到呼喚聲,放棄和巴牙喇戰斗,紛紛往董大器步軍靠攏。
隆恩豈會放棄這三人,猛地一拍馬屁股,往張羅輔殺去。
張羅輔根本沒有撤退念頭,他往回跑,不過是在用拖刀計,發覺后面巴牙喇追上來,猛地回首一槍,槍頭像一條毒蛇一樣,鉆進隆恩胸膛,然后又被拔起,帶起一陣陣雪花,隆恩的生命就像是泄氣皮球一樣,迅速消失。
其他巴牙喇見隆恩被殺,氣的紛紛攻擊張羅輔,張羅輔一點都不慌,他馬善功夫好,騎術更好,搶在巴牙喇圍攻之前,快速沖到本部兵馬附近,受到本部兵馬保護,迫使其他巴牙喇不敢沖過來。
朱由檢和王承恩兩人也在援軍之中,兩人一個用三眼銃,一個用鳥銃在隊伍中間,瞄準巴牙喇,只要巴牙喇敢沖過來,他們就敢開火,打的這些建奴哭爹喊娘。
建奴不敢硬沖,就策馬狂奔,在步軍附近游射,卻沒有奏效,射出來的弓箭,被大順軍盾牌手用盾牌擋住,巴牙喇游射沒有起到效果,只射死射傷十個大順軍士兵,但也成功拖住聆敬陽等人撤回城步伐。
這樣打下去肯定不定,聆敬陽和李如風說道:“必須趕緊回去,后頭估計還有建奴大部隊,”
李如風也是冥思苦想,這些建奴著實可恨,再不撤回去,就要被建奴援軍包餃子,沒有人會想到,三屯營北門會再一次打開,這一次全城的大順軍將士在全鐵風,冷如鐵帶領下,嗷嗷叫著殺向巴牙喇。
他們現在是大順軍,可不久前是大明邊軍,大明邊軍就是守護邊境的軍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和建奴打了多少年,今晚依稀看見聆敬陽等人在城外和建奴野戰,雖然建奴人少,可敢于和建奴野戰的大明將士,沒有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