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將士在三屯營內枕戈待旦,城內大火依舊是火焰沖天,南門城門口悄然打開,一些渾身是血跡大順軍士兵慌忙呼喊城外清軍,請求清軍速速入城接管城防。
干達得意忘形,率領大軍從南門入城,為了防止大順軍有詐,其他三門也有少數清軍進攻,干達不知道,三屯營只有南門打開,其他三門早就被頂的死死,一時半會根本打不開。
聆敬陽在城墻上,看見清軍如火燎原沖向南門,和城內將士打個手勢,城內伏兵頓時高度集中精力,等待給建奴致命一擊。
干達并沒有在第一波入城軍隊,而是在最后面壓陣,他看著麾下八旗兵和披甲人仰首挺胸殺入三屯營。
前面是騎兵,一馬當先沖入成中,后面是步軍健步如飛緊隨其后,天亮以后,這三屯營就要成為大清在關內的又一座要塞。
突然,轟隆隆幾聲炮響,干達和一群將領面面相覷,趕緊往城門口望去,只聽到一聲聲慘叫,然后又是一陣火銃聲音響起,他和部下喊道:“城內有詐,快去支援。”
城內清軍被大順軍用炮轟,第一波炮轟幾乎帶走沖在最前面的八旗騎兵,炮轟剛剛結束,在城門口兩側火銃手,弓箭手閃亮登場,一通齊射,沖進城八旗兵和披甲人非死即傷。
清軍善戰,名不虛傳,沒有被打死打傷的清軍將士,竟然硬著頭皮殺往兩側進攻,想要消滅在兩側的大順軍火銃手和弓箭手。
聆敬陽見清軍如此勇猛,大喝一聲:“成敗在此一舉,殺。”
領著城內所有士兵,和清軍成一團,與此同時,張羅輔和李如風兩人帶領一百多士兵從輔門沖出,死死頂在南門門外,擋住清軍援軍。
干達率領援兵從南門猛攻,卻冷不丁被一群大順軍盾牌兵死死頂住,往里面沖的道路被堵死,其他各門又打不開,干達眼睛一紅,下死命令一定要沖進城,殺光這些大順軍。
城內戰斗還在繼續,沖進城的清軍被大炮和火銃等遠程武器打的損失慘重,又被聆敬陽領著主力部隊瘋狂廝殺,聆敬陽也是抱著要以最快速度消滅城內清軍,所有大順軍士兵都發瘋一般殺向清軍,寧可以一換一,也要殺死清軍。
清軍被大順軍不要命打法殺得潰不成軍,往后撤,又被堵住,沖入城內的在大順軍圍剿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之下,城內清軍逐一被消滅。
在城門口狙擊的大順軍將士,此時也到了油燈耗盡地步,聆敬陽在砍死最后一個清兵以后,下令各部迅速回到之前埋伏地點,等待給清軍第二次進攻,又下令城門口部隊迅速撤退。
李如風和張羅輔兩人幾乎快要頂不住,終于聽到撤退鑼聲,連忙帶著剩下士兵往輔門撤退,干達下令全軍進城,殺光城內所有人,他心眼非常小,竟然分出少部分士兵去輔門追擊殘敵,主力部隊他和一起進城。
這一次他親自帶隊沖鋒,胯下戰馬以馬踏飛燕姿態沖進城門,最快速度沖向三屯營縱深,這一次迎接他的是,五枚帶著怒火的大將軍炮炮彈,一枚炮彈準確無誤擊中干達軀體,干達軀體被炸得四分五裂,在他附近的清軍將士被炸的東倒西歪,城墻兩側弓箭手和火銃手又一次開火,幾乎是同樣位置,再一次給與清軍重創,清軍失去主將,沒有勇氣繼續進攻,慌忙從城內內撤出去。
清軍潰敗,聆敬陽怎么會讓清軍出城,重新布置防線圍攻三屯營呢?他帶著全城還能戰斗的將士追上去,給清軍最大限度殺傷,清軍在城外的包衣分成兩撥,一部分是以金大手為首的包衣,他們舉著簡陋武器,想沖上去幫忙。
另外一撥竟然是方小眼,他在回城以后,被聆敬陽一頓怒吼,讓他滾出去,城內即將爆發大戰,城外比城內更安全。
于是在清軍入城前,方小眼沒有能夠實現和城中大順軍一起奮戰目標,而是跟上金大手一起回到清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