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城內大順軍打成一團,王啟部下和張羅輔部下聯合作戰,和城內部隊開打,遷安城守備見城內打的天翻地,連忙帶著部下往城外撤退,還沒有出城門,就被一波大順軍摁著打,守備也怒了,也帶著部下加入到混戰序列。
這一次全城大斗毆,造成數十個士兵死亡,數百士兵受傷,王啟和張羅輔兩人在戰斗中結下深厚友誼,兩人惺惺相惜,竟然帶著部隊一左一右往山海關前進,斗毆致死的士兵被守備拖到城外掩埋,全城將士都莫默不作聲,仿佛昨晚并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守備和他的部下繼續開門城門,迎接下一波大順軍進城休息。
在后方的大順軍將士一路上閑情逸致,與他們不同,山海關明軍將士各個義憤填膺,在吳三桂慫恿下,明軍將士做好和大順軍死戰決心,吳三桂作為團練總兵,統領關外明軍,為了抵御李自成大順軍,他召集所有麾下軍隊,得萬余精銳,山海關總兵高第也率軍前來,高部有萬余兵馬,還有當地鄉勇三萬余人前來參戰。
早在吳三桂得知李自成率領大軍前來山海關,他派遣使者誘騙李自成,使者在三河縣遇到大順軍主力,謊稱吳三桂愿意投誠大順,李自成在這個關鍵時刻,再一次被騙,不僅放慢進軍速度,還對吳三桂抱有幻想。
吳三桂鐵心和大順軍為敵,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請求多爾袞援助,多爾袞得到吳三桂求援以后,還有些猶豫不定,明奸洪承疇卻和他說這是一個入關奪取天下好時機,要是讓李自成在北方站穩,大清國運將會被死死擋在關外。
在洪承疇勸說下,多爾袞下令親王濟爾哈朗率領三分之一八旗軍隊留守沈陽一帶,他立即提兵滿蒙明七萬八旗軍隊星夜馳行立即提兵入關,在李自成抵達山海關前抵達,清軍就已經秘密抵達山海關,多爾袞和部下密切關注山海關戰場。
吳三桂心心念叨的援兵終于趕到,另一方面他將王則堯軟禁,王則堯是明朝密云巡撫,投降李自成以后,被李自成授予兵政府尚書官銜,去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吳三桂此舉是向多爾袞表示,他徹底和李自成決裂。
李自成不知道他的使者被吳三桂軟禁,更不知道清軍也秘密入關,還在率領主力部隊不緊不慢前進,在他后面的聆敬陽心急如焚,如果二十日白天追不上李自成,大順軍在明天戰役中就會敗北,整個中原都會被清軍橫掃。
他在十九日晚上夜行八十里,趕到盧龍城,此時已經跑廢一匹馬,立即使用第二匹馬,繼續狂奔二十里,已經可以看到大順軍后軍部隊。
后軍主力部隊就是后營,全軍以黃色旗纛為標志;制將軍是李自成侄子李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過和李自成是叔侄關系,卻是同齡人,部將向李過匯報,后面來了一只騎兵,正在火速趕往中軍。
李過帶領后營擔任后軍,就是為了保護中軍安全,他下令攔住這只騎兵,問一問這只騎兵是哪一個營的?
后營左果毅將軍張能帶著一百多騎兵,擋住聆敬陽前進道路。
不等他開口,聆敬陽連忙說道:“大人,我是兵部侍郎左懋泰任命三屯營掌旗,在三屯營遭遇建奴圍攻,末將擊敗建奴,有重要情報趕往中軍,面見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