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末將石營愿偽裝中營,往三屯營撤退,引誘建奴追擊,為陛下集結兵力與建奴決戰。”
聆敬陽有這等勇氣,李自成對他的不快頓時煙消云散,認為聆敬陽頗有大義,他也確實需要部分將士,為他分散建奴主力部隊,集結兵力頗有幫助。
他同意聆敬陽部隊偽裝成中營,還把一部分皇家用品給石營,讓建奴誤以為石營就是他所在的中營。
“聆敬陽,你部兵馬速去三屯營,引走部分建奴,其他人跟朕去盧龍縣。”
為把戲演足,李自成還給聆敬陽無限權利,只要可以看到的大順軍散兵,聆敬陽都有權利將其并入本部兵馬。
(本章未完,請翻頁)
石營將士很快就將中營軍旗,以及李自成帶來皇家龍旗都扛在肩膀上,往三屯營撤退,李自成等大順軍高級將領,全部裝扮成普通將士,李自成雙腿猛夾戰馬,戰馬一騎絕塵,劉宗敏等將士也跟上老子瓷橫腳步,往盧龍縣而去,
撤退途中,李自成越來越覺得聆敬陽有幾分道理,下令后營,前營兩部撤退盧龍縣,在盧龍縣集結兵馬,他帶領中營撤退到永平府遷安縣,在遷安縣聚攏散兵,至于左右兩軍,兵馬嚴重不足,暫時配合中營作戰。
李自成這么做,是因為他有著不服輸性格,山海關被建奴偷襲,損兵折將,那么就在永平府決戰,他相信他的大順軍,打的過明軍,也能夠打的過建奴軍。
大順敗走,多爾袞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占領山海關,收降關寧軍殘軍,他下令各部猛追大順軍,洪承疇等投降明臣建議他,以幫助崇禎復仇旗號殺向京城,獲取關內勢力支持,多爾袞心領神會。
部將在追擊途中向他匯報,大順軍分兵撤退,有一支兵馬往三屯營方先撤退,人數不多,但軍旗是大順軍中營旗幟以及部分皇家龍旗,還有部分大順軍往盧龍,遷安兩地撤退。
多爾袞想了一會,下令多鐸追擊往遷安撤退的大順軍,阿濟格部追擊盧龍縣大順軍,他率領鰲拜,博洛,尼堪等八旗部隊,以吳三桂關寧軍為先鋒,殺向京師附近一帶。
吳三桂背叛李自成,欲置李自成于死地,陰險說道:“攝政王,撤退到三屯營那只大順軍,會不會就是偽大順皇帝李自成?”
多爾袞輕蔑看著吳三桂,不屑說道:“這不過大順軍小伎倆,爾等不要被他們騙了,偽順被我軍大敗,咽不下這口氣,欲與我軍再戰,怎么會去三屯營那邊遠地區,各部往盧龍,遷安兩地集結,大順不服輸,那就打的他們服輸。”
聆敬陽策略被多爾袞看穿,多爾袞只讓一只千余人部隊追擊三屯營,主力兵馬繼續追擊大順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