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盛光嚇得哆哆嗦嗦,聆敬陽是想殺投降派,但也不能擴大化,他的態度讓米盛光明白,他才是盧龍城說一不二的人,米盛光不過是他任命的一個文官,米盛光低三下氣和聆敬陽低頭認錯,聆敬陽讓他擬出一份名單,盧龍城城內哪些人是真正投降派,哪些人又是明哲保身,還有哪些人跟著他一起進攻清軍。
聆敬陽要做到賞罰分明,沒有稀里糊涂被米盛光帶著節奏跑,米盛光努力回憶昨天晚上,有哪些人阻止他出城,又有哪些人跟著他一起出城作戰。
他足足用了一個時辰,才擬出一份名單,小心翼翼端給聆敬陽,聆敬陽在這個半個時辰內,接連打下幾條軍令,首先是去去城外聚攏石營軍民,能聚攏多少就聚攏多少,二是去聚攏包衣,這個任務由方小眼去執行,三是計劃再一次擴兵,等石營各部歸建以后,把盧龍城民團,也就是之前的壯丁,全部編入到石營各部。
在中午時分,石營被打散的部隊陸陸續續回到盧龍城,萬里云領著一群殘兵敗將,稀稀拉拉回到盧龍城,在昨晚戰斗中,萬里云幾乎以為他就要光榮戰死,還好部下死戰不退,掩護他撤走。
撤離戰場以后,萬里云有一種想離開大順軍,離開石營的念頭,他覺得清軍實力過于強大,哪怕是大順軍精銳,老營那一撥將士,面對清軍八旗兵進攻,也不過是半斤八兩,而老營將士在數量上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全比不過清軍八旗兵。
最后他還是回到戰場,提著一把殘缺的大刀和清軍拼命,因為他之前跑得比較遠,等他敢回到戰場,戰場已經結束,大量包衣被石營士兵往城里趕,還有很多石營軍民興高采烈往城里走去,他連忙問一個路過的石營士兵,戰斗結束了?
石營士兵很興奮告訴他,昨晚都尉帶領弟兄們絕路反擊,一舉打敗清軍,現在正在城內聚攏軍民,讓萬里云趕緊回去報道,萬里云心里有一萬匹戰馬奔騰,這個消息他鼓舞人心,他一路小跑,在半路上聚攏一些部下,和他一起回到盧龍城。
到了下午,散落在城外的石營軍民基本上回到城內,聆敬陽下令整編部隊,六個掌旗只有李如風,張羅輔,冷如鐵,秦烈,王承恩五人歸隊,全體風下落不明,各部兵馬損失慘重,騎兵營就剩下五十多個騎兵,其他各部步軍多的還有百余人,少的只有四十余人,聆敬陽直屬部隊也剩下八十余人,這些百戰余生的將士,不再是新兵,也不再是怕死的孬種,人數不多,卻稱得上是半只精銳。
聆敬陽特別中意方小眼,方小眼頂著锃光瓦亮額頭,在城外包衣中訴說自己在石營戰斗經歷,表示跟著石營以后不用再給建奴做牛做馬,還可以吃飽飯,很多包衣被方小眼說動,于是方小眼從城外拉回來七百多包衣,這些包衣還有點血性,受夠被建奴肆意毆打的日子,也愿意跟著方小眼加入石營。
方小眼帶著七百多包衣回到城內,聆敬陽很是欣慰,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老饅頭帶著所有包衣吃頓飽飯,然后把包衣分散到各部,此舉讓石營將士在人數上得到恢復,不僅如此,城中民團也被石營收編,聆敬陽收編民團并不是為了削弱盧龍城防守力量,而是要在石營內部維持平衡,隨著七百多包衣成為石營將士,石營幾乎成為包衣營,需要另外一只力量來中和包衣力量,于是城內八百多民團,在包衣之后被迅速整編到石營,也被打散分到各部軍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