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想到一個致命問題,很是驚恐和八旗將領說道:“攝政王不久前在薊州,要是讓大順軍突破遵化城,逼近薊州,攝政王受到大順軍威脅,他們所有人不用繼續戰斗,都滾回家種地。”
剛才還慢吞吞的八旗將領,也有些害怕大順軍孤注一擲,全軍殺向薊鎮,這可是八旗恥辱,他們請求全軍提速趕往遵化城,在遵化城和大順軍決戰。
李狍讓部下把北直隸地圖掛起來,他和其他將領看了看北直隸地圖,大順軍突破遵化城,沿著長城可以抵達密云等地,從密云抵達宣鎮,宣府鎮此時還在大順軍手中,其總兵王承蔭和大同總兵姜瓖幾乎同時投降大順軍,李自成讓他繼續領兵駐守宣府鎮,如果這只大順軍突破到宣府鎮,不就讓大順軍全身而退嗎?
可是大順軍要是突破遵化城南下薊州,他們數千兵馬竟讓一只雜牌軍殺到攝政王御地,豈不是讓和這些八旗將領成為笑柄,李狍和八旗將領輕聲說道:“咱們要知道這些大順軍要去哪里,不能像個傻子一樣被人牽著鼻子走,到時候把我們牽到攝政王駐地,諸位可要回家種地,關外冰天雪地可不比關內花花世界。”
八旗將領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他又神秘說道:“不如和大順軍商洽,禮送其出境,莫要讓他們靠近薊州,諸位這樣可好?”
八旗將領雖然有信心再一次打敗大順軍,可是讓大順軍突破到薊鎮,在殲滅大順軍,一般人看出來是想在攝政王面前立功,而攝政王會怎么看他們,竟讓大順軍殘軍突破到薊鎮,要爾等這些兵將還有什么用?
這些八旗兵將領面面相覷,他們雖然是一線將領,常年領兵在外作戰,卻并不是政治白癡,雖然李狍是明人,可他眼光卻是看得遠,八旗將領認同李狍建議,確實需要讓一個懂得明語的人,去和大順軍商洽。
李狍想到他的部將高屯,也是他的親兵,以前讀過一些書,能說會道,讓他今晚去大順軍軍營,和大順軍將領協商,兩軍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共存之道,高屯接到命令以后,有些為難,他可不敢去大順軍軍營,天曉得這些大順軍會不會一刀把他砍了。
李狍和他說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先是招降大順軍,招降成功,我賞銀一千,要是未能招降,就和大順軍協商,讓他們滾出應天府,協商好了,我賞銀五百兩給你。”
在李狍威逼利誘之下,高屯被迫準備今晚去大順軍軍營,天黑以后,他就帶著高屯等清軍將領囑托,騎上快馬飛速趕往大順軍軍營,大順軍和清軍始終保持十公里距離,王洪領著武士騎兵在石營后面斷后,早就有部下向他匯報,有一個騎兵往這里飛奔而來。
王洪二話不說,帶領部下迎上去,看見一個清軍騎兵在夜色下狂奔,部下和他說道:“殺了?”
他和部將說道:“不要殺,此人急匆匆而來,或許是從清軍中叛逃,又或是受到清軍將領囑托,來我軍議和。”
部下又問他要不要生擒此人,王洪倒是同意,下令一半騎兵在道路中央攔著,另一半人放高屯進來以后,在后面堵著,讓高屯前進不得,也撤不回去。
高屯也是心里慌慌,這一路怎么就沒有看到大順軍騎兵呢,眼看就要趕到大順軍軍營,會不會被大順軍哨兵射殺,他在瞎想時,突然看見面前一排清一色大順軍騎兵,他下意識往后看,也是一排清一色大順軍騎兵。
高屯忙說道:“諸位好漢,莫要殺我,我是議和而來,請帶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