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出場,讓所有人都停止說話,靜靜地看著他的到來,聆敬陽環顧眾人,每一個人也都在看著他,聆敬陽自信說道:“諸位遠道而來,是我大明脊梁,也是我大明最后的守護者,聆某在這里謝謝諸公義舉。”
“都督安好。”
眾人齊聲回應聆敬陽,王牧隨后讓眾人自我介紹,讓聆都督認識諸位。
豪強中一個中年大漢信步而出,和聆敬陽施禮,文縐縐說道:“聆都督,小老兒趙入,是本地人,家有良田百畝。
本以為他介紹完就退下去,可他卻突然很激動說道:“聆都督,小老兒憎惡建奴,建奴來后,百畝良田莫名其妙就不是我趙家田地,只有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建大明,我良田才是我的良田,小老兒愿意為朝廷奉獻糧草一萬石,軍餉五千兩,為大明重振山河。”
有部分豪強紛紛附和他,他們曾經以為誰坐天下都沒有關系,可后來他們發現,新的統治者并不需要他們,但卻要從他們身上壓榨銀子等物資,去犒勞軍隊,打賞新貴,在新統治者眼中,他們就是待宰的豬羊,很多人被壓榨的生不如死,紛紛選擇重回大明懷抱。
聆敬陽不管他們來投奔崇禎朝廷是什么目的,但只要支持他的人,他就要用心去守護,趙入話音剛落,又有幾人站出來,和聆敬陽獻禮。
“金某賀都督黃金百兩,糙米五千石。”
“桂某敬朝廷白銀九千兩,火藥二十籮筐。”
“呂某贈都督火銃九百桿,火炮二十門。”
聆敬陽聽到這個聲音,忙開口說道:“等會,是誰贈送火炮?”
話音剛落,一個孔武有力的漢子從人群中走出來,他和聆敬陽行軍令,然后道:“聆都督,是我呂家送朝廷火銃火炮。”
王牧對這個呂青覺有些印象,此子是將門后裔,到了這一代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呂青覺不甘心做一個紈绔子弟,曾經去固原鎮擔任把總,后來又去關外和建奴作戰,再后來就沒了音訊。
等他這次回來,性情大變,倒是呂家在戰亂中明哲保身,倒也沒有受到多大損失,可呂青覺卻窩在家里,閉門不出。
他也和呂青覺說道:“你怎么有這么多火器?”
“諸位大人,這些火器是小的從各地撿來的,有一些還能使喚,小的只有一個請求,重回軍中和建奴分個勝負。”
王牧在他說話時,在聆敬陽耳旁說起呂青覺往事,聆敬陽覺得此子也是個好漢,卻突然想起李如風曾經也是固原鎮騎兵,還是低級軍官,他在人群中看了一圈,沒有李如風影子,讓岳令去呼喊李如風來參加宴會,或許李如風和呂青覺是老相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