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城的崇禎朝廷文武大臣,也沒有想到清軍反撲會這么快,很多人還沉浸在大軍占領河南大片州縣后,可以在河南等地派遣更多官員,來恢復當地秩序,卻被清軍當頭一棒打的暈頭轉向。
聆敬陽抵達榆次城前,令李如風率領騎兵軍團在衛輝府和榆次城之間游走,李如風立馬領著騎兵軍團去前線,他走后,聆敬陽又讓特種局也去衛輝府,幫助衛輝府明軍部隊消滅清軍細作,方小眼也領著特種局支援衛輝府。
回到城內,在他的府邸內,他讓城中文武大臣和他匯報榆次城近況,而朱由檢則是在會場后面一個閣樓,靜靜聽著他的臣子給聆敬陽匯報。
王牧和聆敬陽匯報榆次城中物資,有五十萬石糧草,還有部分草藥和火藥,這些都可以帶去前線,西門竹和聆敬陽匯報榆次城和附近州縣,有百姓六十余萬人,這也幾乎是整個太原府的大部分人口,他請求聆敬陽留下部分糧草在榆次城救濟百姓。
聆敬陽點頭同意,訴后金大手和聆敬陽匯報,榆次城經過改造和加固,更適合防守,如果前線守不住,可以撤回到榆次城,加固后榆次城城墻,可以頂住紅衣大炮轟炸,聆敬陽輕輕點頭,表示知道了,和王堡,白墩說道:“城里有多少城防軍?”
白墩,王堡這些天在各地征兵,經過擴軍,城防軍已有兩千余人,這些部隊留在榆次城也沒有必要,聆敬陽決定把城防軍都帶上,只在榆次城留下王牧等少數官員,其他文武官員也都和他一起去衛輝府。
米盛光這些天在忙商業,和聆敬陽匯報四大家族,還有范宏火給聆敬陽發展更多貿易路線,其中有和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貿易,聆敬陽突然一回頭,和他說道:“蒙古人?”
“是,和蒙古人做陳醋,茶葉等生意。”
在聆敬陽的印象中,1646年蒙古高原蘇尼特部騰機思叛清,牽制清軍南下主力部隊,給了南方明軍寶貴的喘息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哪個蒙古部落?”
米盛光搖搖頭,蒙古高原部落提多,他也不曉得是和那個蒙古部落貿易,聆敬陽最終還是放棄蒙古部落,還是決定增兵河南,畢其功于一役,擊敗清軍進攻,迫使清軍撤回去,等到明年春天再繼續戰斗。
眾人在榆次城開了一天一夜的會,第二天張羅輔率領預備軍團抵達榆次城,張羅輔為預備軍團指揮使,林爾樂也跟著他一起來到榆次城,歸順聆敬陽后,他從一線將領退下來,成為汾州府地方官員,這一次帶來汾州府兩萬民夫,為預備軍團運送輜重。
聆敬陽和張羅輔有些日子沒有見面,兩人見面后,都有些激動,張羅輔自豪的和聆敬陽匯報預備軍團在汾州的情況。
從他口里,聆敬陽得知預備軍團有步騎兵四萬余人,其中火銃兵四千余人,騎兵一千余人,聆敬陽驚訝預備軍團怎么會有這么多騎兵,林爾樂這時候把頭甩了甩。
張羅輔和聆敬陽說道:“都督,這都是林知府功勞,他家貢獻戰馬六百匹,又勸說其他各地縉紳投靠我軍,末將利用這些戰馬,組建一只騎兵部隊,實力上不如清軍和邊軍,但也可以拉到戰場沖一沖。”
聆敬陽和張羅輔和林爾樂說道:“你倆干的不錯,不過這一次我軍要有破釜沉舟決心,在衛輝府給建奴迎頭痛擊,迫使其在明年開春之前,都不敢對我軍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