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深作為客軍,也表態不想在新鄉城死守,聆敬陽和眾人說道:“他們糧草可以支撐半年,進入新鄉城,可以拖住清軍在河南的兵力,讓清軍只剩下阿濟格和鰲拜兩只機動部隊,這兩只激動部隊戰斗力強,但卻沒有能力南下擊潰大順軍和應天府小朝廷。”
姜瓖憤憤不平,和聆敬陽撒氣:“那也不用讓我們替他們去送死。”
李本深也是不停點頭,眾人意見不一致,聆敬陽只能是率領本部兵馬進入新鄉城,支援城內守軍。
不等聆敬陽率部入城,多鐸率軍殺到,他接到斥候傳回來消息,有一只明軍從山西來支援新鄉城,多鐸大喜,他巴不得明軍都集中到新鄉城,然后一舉殲滅有生力量。
他連忙向多爾袞請戰,多爾袞也憋壞了,部隊這些天圍而不攻,士氣有些低迷,讓多鐸率領部隊去沖一沖明軍,可以提升全軍士氣。
多鐸接到軍令后,率領本部五千八旗兵,還有兩萬綠營兵,氣勢洶洶啥項目平均。
清軍突然來襲,讓聆敬陽有些措手不及,心想清軍果然是能征善戰,明軍剛剛抵達衛輝府,就集結兵力來進攻,想打明軍一個立足未穩。
聆敬陽讓人去有請姜瓖和李本深,和諸位將領一起出謀劃策,擊退清軍這一次進攻。
姜瓖和李本深也大為驚訝清軍會這么神速,在他們還沒有熟悉衛輝府,就率軍前來作戰,兩人被迫下令部隊應敵,然后來到聆敬陽軍營。
聆敬陽早就召集部將,在這里等待二人到來,眾人見面后,一臉沉寂,明軍表面上有預備軍團四萬余人,姜瓖部兩萬余人,李本深部五千余人,鐵拳軍團和騎兵軍團也有兩千余人,比前來進攻的清軍要多得多。
可這數萬兵馬,大多是沒有經過戰場廝殺的新兵,精銳老兵不足八分之一,在野戰中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性,李本深請求去澤州,請求高杰出兵衛輝府。
聆敬陽看出來李本深請求援兵是假,避戰才是他的真實目的,不想留下來作戰,強行要求作戰,只會適得其反,聆敬陽很大氣和他說道:“李將軍,你回去吧。”
李本深很是臉紅,見聆敬陽這么豪爽同意他撤回去,厚著臉皮和親兵回軍營,帶著部隊往澤州撤退。
他走后,姜瓖一臉鄙夷,聆敬陽和他笑道:“姜總督,兩軍交戰正酣,要是有臨陣脫逃者,豈不是全軍崩潰?”
姜瓖想想也是,于是聆敬陽在一起積極布置和清軍作戰事宜,他覺得帶領部隊撤到白鹿山,依靠白鹿山的地勢,可以抵消清軍機動優勢,再和清軍野戰,有半分勝算。
聆敬陽看了看白鹿山和新鄉城距離,只需要一天時間就可以趕到,于是下令全軍向著白鹿山撤退,同時令騎兵軍團騷擾清軍,盡量阻擋清軍前進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