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瓖猛地咽回要說的話,他也明白,要是全軍將士知道他們辛辛苦苦趕來增援的新鄉城,已經被清軍攻破,守軍也被清軍消滅,豈不是軍心大亂,明日早上會有很多將士失去信心,進而自行散去。
聆敬陽忙和李如風下令:“快,去把在山下聚攏的殘兵,引向到白鹿山以北,作為后備部隊,另外告訴諸位將士,高杰援兵在來的路上,以此提升我軍士氣。”
李如風也意識到軍心和士氣,連忙去山下引領殘兵,不讓一個殘兵進入到白鹿山中,把新鄉城被攻破消息傳出去。
他剛剛來到山下,就看到姜瑄和牛光天還有數百殘兵敗將,在騎兵軍團將士熱心引領下,往白鹿山主山走來,他用力一拍馬屁股,戰馬帶著他沖到殘兵面前。
“姜總兵,牛指揮,還請二位莫要進入山中。”
姜瑄和牛光天以前都是大同府明軍,這一路上一邊逃命,一邊敘舊,碰到騎兵軍團騎兵后,知道聆敬陽和姜瑄就在白鹿山,心中滿是歡喜,恨不得飛到山中和大部隊匯合。
可聽到李如風這么一說,兩人傻愣愣的看著彼此,不明白他們可是歷盡千辛萬苦,才從新鄉城撿回來一條命,怎么到了白鹿山,卻又不讓他們和大部隊匯合呢?
尤其是姜瑄,和李如風是鐵哥們,卻被鐵哥們一席話說的心里有些拔涼。
李如風又說道:“聆都督有令,爾等為預備役部隊,在白鹿山北側待命,快和我一起去。”
牛光天比姜瑄經驗豐富,很快就明白聆敬陽用意,在姜瑄耳邊輕輕說起新鄉城失陷,會給明軍帶來恐慌,此時回到山中,只會導致全軍士氣崩潰。
去白鹿山北側為預備軍隊,反而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還能夠聚攏部分兵馬,支援白鹿山作戰。
姜瑄不停地點頭,和李如風抱拳說道:“我這就帶兵去北側。”
李如
(本章未完,請翻頁)
風和他也點點頭,帶著數百從新鄉城撤回來的散兵游勇去白鹿山北側休整,而天亮后沒有撤回來的新鄉城明軍,不是被殺死,就是扯到其他地方去,幾乎沒有再回來的可能性.
清軍精銳斥候再一次在白鹿山山下出沒,這一次不是蒙八旗,而是清軍精銳中的精銳白甲兵,數十人來到白鹿山下,扔下一串人頭,就扯著馬繩,又撤回去。
這是多鐸使用的攻心計,昨晚有很多明軍潰兵,被多鐸的部隊殺死,多鐸讓部下把明軍將士腦袋砍下來,然后讓白甲兵提著腦袋到白鹿山山下。
把腦袋扔在山下,用明語喊話,新鄉城已被大清攻破,守軍盡死,白鹿山明軍識相,可棄明投清,免死即可為大清攻山西前鋒軍,世世代代享大清俸祿。
清軍以為有新縣城潰兵撤到白鹿山中,守軍堅守的信心會受到震撼,又扔下這么多人頭,攻心術一定會有效果,可昨晚聆敬陽下令把潰兵都引到白鹿山北側為預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