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來,陰陽師還是起源于中國,廣泛流行于島國。其獨特的法術"陰陽道",是島國神道的一部分。對于人們看不見的力量,例如命運、靈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并具有支配這些事物的能力,活動領域為祭祀、占卜、修歷、禊事(輔政,代表人物有安倍晴明、蘆屋道滿、觀勒僧正等。
陰陽師在島國曾是風靡一個時代的職業,島國天皇從陰陽師那里獲得精神上的安寧和社稷上的保障,而島國百姓從陰陽師那里獲得艱苦生活的安慰。
在蒙昧時期,陰陽師是整個國家的精神支柱。島國的陰陽師起源于中國。雖然島國是陰陽師繁盛的代表,而在中國逐漸衰落,島國的陰陽之學真正起源來自中國的陰陽五行學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說。陰陽學說是中國古老哲學的分支,它代表了一種一分為二、事事皆兩面、此消彼長、互相牽制的概念,也是被認可的世界萬物得以生成法則。
中國的戰國時代,有一支主張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稱之為「陰陽家」,當時以齊國人鄒衍、鄒奭為主要代表。「陰陽說」是把「陰」和「陽」看作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
中國的"陰陽五飛鳥時代行"思想于六世紀由中國傳入島國,并逐漸發展成"陰陽道"。當時的島國統治者為推動國家統治的變革,不但接受了"陰陽五行"思想,還將其稱為"新知"加以利用。大和朝廷成立后,從朝鮮的百濟國來的五經博士(漢的高安茂帶來了《易經》。《易經》作為陰陽術的基本文獻就這樣被傳到了日本。
欽明天皇十五年,從百濟又來了易經博士施德、王道良,歷法博士周德、王保孫。于是漸漸的易經和歷法就在日本發展起來了。著名的政治家圣德太子、大海人皇子、藤原仲麻呂、吉備真備等都曾運用陰陽道的一些理論來解釋島國的歷史。
奈良時期,天皇決定以陰陽道作為統治人民的手段之一,將其相關的技術與人才收編國家管理,并近距離監視其發展。一般百姓嚴禁擁有《河圖》、《洛書》、《太乙》等陰陽道的專門典籍,陰陽道成為國家的獨占工具。陰陽師開始以國家專屬的占術師身份出現,在整個平安時代,他們達到了發展的巔峰。
平安時代島國與中國有非常緊密的交往,在島國儒學得到推崇,同時佛教得到發展。891年廢止遣唐使之后,發展了島國獨自的國風文化。這是一個民智未開的時代,有好幾成人仍然對妖魔鬼怪的存在深信不疑。在這樣的時代,人也好鬼怪也好,都屏息共居十京城的暗處,甚至在同一屋檐下。
而從平安時代開始,結合島國原有的咒禁道、神道教所發展出來的陰陽道,成為島國文化中的獨特元素,與陰陽術一直由民間主導的中國不同,島國是由朝廷掌控,民間陰陽師并不是主流。在十世紀,島國陰陽道界存在安倍家和賀貿家兩大流派,不僅對天文立法的制定握有主導權,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甚至作為皇室和貴族的生活咨詢顧問。進入武士政權以后,陰陽師轉為替武士服務。從此,安倍家改名為土御門家,而賀貿家改名為堪解由小路家。
陰陽寮構成:寮頭一人、寮助一人、允官一人、大屬職一人、小屬職一人、陰陽師六人、陰陽博士二人、陰陽生十人、陰陽士一人、皇歷博士一人、皇歷生十人、天文博士一人、天文生十人、漏刻博士二人、守辰丁二十人、使部二十人、值丁二人。工作內容主要包括:陰陽道:判斷土地兇吉的相地堪輿占筮。歷道:制定日歷,決定日子兇吉。天文道:觀測天體,卜筮,思考慧星側隱。漏刻:掌管控制時間。
式神,又識神(しきがみ,羅馬音:shikig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