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浩拿著折扇敲了敲百里念笙的肩膀:“難得大師兄感興趣,念笙師弟不若就將你這‘機緣巧合’說與我們聽聽?”
思索片刻,關于那柄劍的故事,雖是玄奇,卻也并非不可言說,何況身前站著的是與他朝夕相處的師兄師弟,絕不是心懷鬼胎之輩,百里念笙也便如實的說了。
“既然各位師兄好奇,念笙也就不賣關子了,”百里念笙說道,“折羽潭之名,師兄們想必并不陌生吧!”
怎會陌生呢?
《九州山川志·異聞篇》中曾有記載,山以高峻礪志,水因載物承情。然有此山,不若沉谷;然有此水,鴻毛不浮。終南一山,西起高冠,東至苦谷,相望潁川。苦谷南出,松針若濤,其間寒潭清泠,風過千里,不聞浪涌。百丈之闊,鴻雁弗立;水天一色,錦鯪難泳。飲之如火灼腸,沾之似墜巒峰。嘗聞神鳥殞落,是曰折羽潭。
奇聞軼事,諸如此類,景浩最是感興趣不過,于是搖著折扇說道:“《九州山川志》曾言,折羽潭鴻毛不浮,為世間奇詭之地,更有傳聞,神鳥朱雀折翼于此,遂名折羽潭。”
“此劍可與折羽潭有關?”伏禹柯聽聞百里念笙提及“折羽潭”,又看了眼重昀手中長劍,心中已有猜測。
“確然如此。”
與折羽潭有關?眾人愈加好奇。
便聽百里念笙娓娓道來:“昔日我下山游歷,途徑折羽潭,見一老叟在岸邊垂釣,甚是驚異,便上前叨擾。”
都言折羽潭乃鵝毛不浮之地。碧水映天色,魚骸沉死地。此時卻有一老叟于折羽潭邊垂釣,難免令人詫異,便是一貫克己的伏禹柯,想必也會上前詢問一番,何況百里念笙。
“我問老叟:潭水清澈至此,水中之物,肉眼便能看個詳盡,死寂一片,并無一只魚兒,晚輩著實好奇,前輩在此垂釣,究竟欲釣何物?”百里念笙回憶起當日情形。
“眼中無魚,便是無魚嗎?”老叟反問。
老叟一身蓑衣,蓑笠恰到好處地遮蔽了臉龐,讓人只能看得見一張皺巴巴的嘴。怪就怪在,此刻天清氣朗,不見半分陰雨,但那老叟的蓑衣卻是濕漉漉的,蓑笠上也偶有水珠滴落,沿著手背褶皺的溝壑流走。
折羽潭潭水?
蓑衣上的水究竟來自何處,老叟似乎從未在意,兩只枯槁的手握著竹竿,始終穩如山石。而在那蓑笠之下,低垂的目光望著水面,潛入潭水中,搜索著毫無生氣的沉寂世界,莫不是在尋找什么?哦,是在找那沉下去的魚線啊!魚線下沉,目光也跟著下沉。
景浩合上折扇,輕輕敲了敲百里念笙的肩膀,笑道:“念笙啊,人家釣的不是魚,怕是你喲!”
確然如此,百里念笙也是事后才明白。
“后來呢?”葉塵對這些軼事并無多少興趣,能夠令他上心的,劍算是其中之一。
百里念笙繼續說道:“我未曾回答,老叟也未曾追問,我便站在一旁,靜靜看著老叟釣魚,直到日暮黃昏,他收起魚竿......”
“他從折羽潭中將劍釣了起來,對嗎?”眾人皆看向重昀,面帶驚異。
“師兄猜出來了啊!”見重昀微微頷首,百里念笙將后面的故事和盤托出:“老叟將此劍從折羽潭中釣了起來,交與我手,讓我為它尋一個合適的主人,而我一看此劍,便知乃絕世之作,只顧得揣摩其鍛鑄之法,全然忘卻其他事情,待得回過神來,老叟早已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