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啟示”
“福來客棧招伙計一名,月薪兩錢銀子。”
1兩銀子等于10錢,1錢銀子等于100文錢,兩錢銀子也就是200文錢。
“廚師一名,月薪三錢銀子。”
“有意者,福來客棧,找李掌柜。”
寫完最后一筆,李墨臣看著狗爬一樣的字體,總覺得缺點兒什么。
“對了,忘記寫‘包吃包住’了。”
沾沾墨水,歪七扭八的再添幾筆,李墨臣輕輕吹干墨跡,對著人生第一幅作品,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手拿告示,李墨臣走出客棧,關上店門后,順著巷子來到平安鎮最熱鬧的街道,平安大街。
說起平安大街,那可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趕集寶地。
平安大街路面寬闊,可供三輛馬車并排通過。
路面用磚石鋪得整整齊齊,這在鄉鎮中實屬罕見。
正因為大街寬敞又好走,道路兩旁,擺滿了專程來此處做生意的攤位。
每到逢年過節,大街都會變得更加熱鬧。
大批的百姓從周圍村鎮到此趕集,他們或采買糧食,或挑選小吃,或帶著孩子游玩嬉鬧,湊湊熱鬧……
久而久之,平安鎮成為了林寶城范圍內,最大,最富有的鎮子。
真可謂是“一條大街帶動了平安鎮的繁華”。
穿過巷子,來到街上。
大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來來來,新出爐的大包子,快來嘗一嘗啊!”
“掌柜的,包子多少錢一個?”
正好餓了,李墨臣來到包子鋪前,詢問包子價格。
“一文錢一個。”
“正好夠我兩個菜錢。”心中暗暗調笑自己手藝不濟,忙活了半天只賺了一個包子錢。手中遞出兩個銅板,交給掌柜,“給我來兩個。”
“好咧,小心燙手。”
接過冒著熱氣兒的大包子,李墨臣邊走邊吃,邊吃邊看,樣子十分悠閑。
“陽春面,三文錢一碗。”
“上好的綢緞,快來看呀!”
左右吆喝聲此起彼伏,李墨臣以前身體有恙,幾乎不怎么出門。如今置身于熱鬧的街道之中,只見他好奇的左顧右盼,每每看到新鮮玩意兒,臉上都會揚起孩子般的笑容。
“姑娘,這塊玉佩可是從漢朝流傳下來的好東西,我看你貌美如花,正好與我這玉佩有緣,一口價,三兩銀子賣給你了。”
“漢朝的玉佩?”
路過一處攤位時,李墨臣聽到攤主正向別人推銷商品。
漢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從漢朝流傳下的玉佩,絕對是世所罕見的絕世寶物。
在好奇心的作祟下,李墨臣雙眼凝望玉佩,發動“觀人識物”。
玉石:材質普通的玉石。
評價:一塊造型精美的邊角料。
“邊角料說成漢朝玉佩?這不是騙人嗎?”
發現攤主手中的玉佩是假貨,李墨臣連忙走向攤位,想要上前提醒那位正在被忽悠的姑娘。
似乎是聽到了李墨臣的腳步聲,“貌美如花”的姑娘回頭,水桶腰,大餅臉,寬大的臉龐上長著一雙濃眉大眼,鼻子下還有濃密的絨毛。她對著李墨臣微微一笑,露出一排參差不齊的微黃牙齒。
“嘿嘿……”
用抽搐的嘴角禮貌性的回以僵硬的微笑,李墨臣倒不是對“如花”的相貌有什么偏見,畢竟后世靠“丑”吃飯的女子,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