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個男看看遠處的山坡上的樹被風吹得嘩啦響,樹枝又直往下掉,再看看周圍,好像不遠處有幾塊大石塊胡亂堆積,驟眼看去,好像一個小洞。
他估計那里可以躲雨,連忙叫上眼鏡男一同去看,瘦弱男生怕被落下,也趕緊跟上。
他們跑到那里一看,果然是個剛好能容三四個人站著的石塊堆成的窟窿。
“哈哈,得來全不費功夫。要是這里不適合躲雨,別人怎么會剛好在這里搭了個石棚呢?”眼鏡男高興地說。
他們一邊期盼著隊伍從對面坡上下來跟他們會合,另一邊又怕他們來了,地方太小,不夠擠。
而在山坡上的楊志,剛好帶著隊伍找到了小時候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石頭洞。
他因為老曾的事情以及自己曾經爆胎要從德城走路回西鄉的經歷,所以從那之后,只要是外出,都隨身帶著手電和火柴。
手電是用來照明,火柴本來是想著萬一手電電池用光了,可以用來點燃柴枝照明。
現在,他看大家都被雨前的涼意侵得有點打哆嗦,雖然有部分人是因為害怕才打顫抖,他還是趕緊去洞外找了一些相對干燥的柴枝來攏成一堆,拿出火柴,點了一把火。
大家看到火堆,都趕緊圍坐過來。有了火,暖和了,大家也不那么害怕了。
有個學生疑惑地問道:“小楊老師,你怎么準備這么充足的?還帶著火柴。”
楊志說道:“習慣了,習慣了,我小時候經常上山,和小伙伴們找蜂窩,找到就點火熏它們。”
“那你本領還挺多的哈,”李惜佩服地看著楊志,狡黠地笑道:“這山洞看來肯定是你小時候的藏身之所咯?”
“是啊,這也被你猜中了。”楊志笑著撓撓頭。
“小楊老師,我真佩服你,我們這么多人,身上帶的不是水就是吃的,沒一個帶著有用的東西。”一個學生說道。
“對啊對啊,幸虧有你帶著火柴。想不到這一分錢一盒的火柴還挺有用的。”另一個學生也說道。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楊志說道:“你們帶的食物和水等一下就派上用場了,幸虧你們帶了。要是今天回不去村里,沒有食物和水,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去呢。”
大家聽了,又紛紛說:”還是小楊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老師考慮周全,說得有道理。“
他被大家的七嘴八舌說得很不好意思,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卻發現李教授憂心忡忡地站在洞口,一言不發。
李惜也發現,走過去問道:“爸爸,你是不是擔心他們三個?”
“嗯。”李教授沉吟道。
“擔心也沒用,他們三個應該不會那么笨,一直呆在山坳里。用腦子想一想,都知道要來追上我們吧?”
李教授聽了,更擔心了,他說:“他們都是城里的娃娃,根本就沒有來過這種地方。不像我,年輕的時候在農村呆過,能應付得來。都怪我考慮不周。”
“應該是怪我,”楊志聽出李教授話里的自責,趕上前說道:“我是帶大家進山的,不應該帶著大家下山坳。”
“下山坳是我堅持的,罪魁禍首是我。”李教授嘆了口氣說道。
“你們兩個別爭了,”李惜又好笑又著急,“都什么時候,還在這里搶著領罪。”
她繼續說道:“按我說,應該想想辦法,要么就是下去找他們,要么就是等他們上來。”
“我想過了,我下去找他們。”楊志斬釘截鐵。
“不,應該我去!我要對他們負責,我答應過他們父母的,承諾過保證他們安全的。”李教授也是不容置疑地說。
“李教授,這里還是我熟悉一點,我閉著眼睛也能找到路。你雖然老當益壯,但是這里的學生也需要你。”楊志說完,指了指里面正在烤火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