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老曾的事情,老校長知道楊志是信得過的人。
他給楊志做了擔保,讓楊志成功地從農村信用社里借到三千塊錢。
楊志用這三千塊,加上兩塊地,換了一塊在村口路邊的地。
地換好了,天也晴了,雖然老屋已經是破爛不堪,但是天晴了,楊志心想老屋還能勉強住幾天。
路也已經修好了,楊志已經不需要再去修路了,他抓緊時間買來材料,在路邊的地里搭了一個木屋,然后和李惜搬了進去。
住在這個四面漏風的油氈紙搭的屋頂的小屋子里,李惜笑呵呵地問:“阿志,你難道覺得這個木屋比咱們那個只是兩面漏風的老屋更好嗎?”
楊志也是無奈地笑笑,說道:“苦了你了,阿惜,我答應你,很快我就會把這間屋子變成樓房,讓你住得舒舒服服。”
“我只是開開玩笑。我不在乎住得好不好,我只要跟你在一起,就可以了。”
李惜心滿意足地躺在楊志的懷里沉沉睡去。
她現在胃口已經恢復了,但是她又有了第二個問題,就是自己一天到晚都想睡覺,整天都困。
她還笑自己,要么想吃,要么想睡,感覺自己跟動物一樣。
楊志就寵溺地讓她想睡就睡,想吃就吃。
自從搬到外面村口的木屋子之后,楊老太每天都出來照看李惜。
她每天早上吃了早飯,就開始杵著拐杖,用她的小腳一步一步慢慢地沿著村道走路,一路上,路兩邊的房屋的門也打開了,里面的人都陸續出來要么去田地干活,要么出去上工。
楊老太就笑呵呵地跟每一個人打招呼,一路聊著天,一路往村口走去。
這段路,要是普通人走,頂多要二十分鐘。但是楊老太起碼要走一個鐘頭才到。
到了木屋,她就和李惜聊聊天,做做飯,干點家務活。
有時候什么都不干,就靜靜地坐在那里,看著門口路過的那些人來來往往。
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到了傍晚,她又用她的小腳,慢慢踱步,走上一個小時,回去她的柴房。
因為楊老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太太的陪伴,李惜也沒有那么孤單。
村口附近,馬路兩邊,只有零星三五間房子。一家是正在建的,一家是信用社,一家是供銷社改建的商店,里面買些化肥農藥之類的。
倒是往村子里走,一路上都是屋子,很是擁擠熱鬧。
但是李惜跟那些人又不熟,所以也很少往村子里走。倒是附近幾家人,經常路過李惜的屋子的時候,會進來坐一坐,聊聊天。
一來二去,大家都知道村口那家小木屋很熱鬧。
楊志干脆用木板釘了幾張簡陋的長凳供路過的人坐,這樣一來,每天就有不少人不定時地來這里閑逛。
李惜很喜歡這種平淡又有點喧鬧的日子,既感覺熱鬧又感覺很輕松。這是她以前從沒試過的日子。
在老屋的時候,尤其是還沒分家的時候,她感覺還是比較壓抑的。
楊群有時候也到她的屋子坐坐,不過不能經常出來,因為她還要做家務,下地干活。
楊志見李惜這么容易滿足,心里就更焦急了。
他整天琢磨著看怎樣才能掙到錢,他現在手上剩下一千塊,但是欠了三千塊。雖然不需要利息,但是兩年內要還清。
他得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