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休后知后覺,這還是他穿越過來之后第一次走出東平坊。
他正想好好逛一逛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頗為熟悉的聲音自正前方傳了過來:
“這位小姐,貧道觀你紅光滿面,恐是命犯桃花,不知最近可有遇到什么奇怪的男人?”
“有啊,你不就是嗎?”
“誒,你別走啊,我是認真的!”
“若是遇到主動靠近你的男人,你可一定要記得躲遠一點,這是一段孽緣啊!!!”
見女子一臉嫌棄地走開,云清子連忙沖著她大聲喊道。
但很顯然,那女子并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非但沒有停下來,反而走得更快。
見狀,云清子不由長長嘆了口氣,凝望著橋底下碧波蕩漾的春水,心里邊滿是惆悵。
而就在他正準備從平安橋上離開的時候,轉身的第一眼,忽見一人身上黑氣沖天,背后一口大鐵鍋,在陽光的照耀下頗為亮眼。
這人相貌英俊,儀表堂堂,正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不是李休又是誰。
“小兄弟,才幾日不見,你身上的邪氣竟已恐怖如斯!”
“若是還不處理,不出三日,必有血光之災啊!”
看到李休,云清子急忙快步走過來將他拉住,生怕一個不留神又被他偷偷溜走。
李休本來就打算去寒山觀找云清子,能在這里遇到他,不用多跑一趟,他其實還是蠻高興的。
不過,上一次云清子吃完魂
(本章未完,請翻頁)
清丹之后,突然七竅流血。
對于他的丹藥質量,李休可不敢茍同。
因此,李休找他,并不是要購買丹藥,而是想要向他確認一件事情,即從尸體身上漂浮出來的黑氣到底會不會給他帶來厄運。
云清子如此信誓旦旦,到底是真的有所根據,還是說只是誤打誤撞碰巧被他說中了。
這一點對李休來說至關重要。
不過,他心里邊雖然急于弄清楚這件事情,但表面上卻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裝作一臉不耐煩的樣子,道:
“你口口聲聲說我身上邪氣繚繞,會帶來厄運,可有什么根據?”
見李休雖然有一些不耐煩,但愿意停下來問他原因,云清子心中頓時重新燃起幾分希望。
只見他從腰間的布袋里取出一本幾乎快要被翻爛的古書,翻開其中一頁,指著里面的某個段落,對李休開口說道:
“你看,書里面就是這樣說的,人若心生怨念,就會引來邪氣纏身。輕則導致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重則帶來厄運,禍己及人。”
“那天我之所以會吃錯丹藥,就是因為與你近距離接觸,受到邪氣影響。”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真理永遠也不會騙人!”
“這本書乃是我們的老祖宗千百年來所總結摸索出來的經驗,代代相傳至今,從未出現過差錯。”
“你現在的情況真的很嚴重,再不吃藥,就算是華佗在世,恐怕也救不了你。”
“書上所說,乃是怨念引來邪氣。我這幾日三餐溫飽,已很知足,不曾有過絲毫抱怨,跟你說的情況可不一樣。”
“還有,你說我邪氣纏身,可有憑證?光憑你一張嘴說,可無法令人信服!”
對于書里的內容,李休其實并不懷疑,人若心中時常充滿怨念,確實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他的情況比較特殊,黑氣來自于死尸。
這些死尸都是罪犯,心中有怨念很正常。
或許他是受到這個的影響,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相比較于原因,李休更好奇的是,云清子是如何看出來的。
因為倘若云清子真的有這個本事,那就說明他的話是可信的,不是誤打誤撞,誆騙于他。
見李休還在懷疑自己,云清子知道如果不拿出一點真憑實據出來,他是很難信服的,便將古書收起來,接著從布袋里拿出一個八卦形的小銅鏡,道:
“這是我們三清教的傳承重寶照妖鏡,可以映照出不祥與邪祟,你若不信我說的話,一照便知。”
說罷,云清子將銅鏡對準李休。
李休半信半疑,低頭望去,緊接著也不知是看見了什么,臉色忽然微微一變。
只見在他的頭頂上方,大片黑氣繚繞。
中間凝聚著三團比較濃郁的黑氣,透著一股邪惡不祥的感覺,正是從尸體身上漂浮出來的那種黑色氣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