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休沒有想到,賣炭老翁竟然會跟他講這些話。
他堅持做了一輩子的好人,結果到頭來卻得出這樣悲觀的感悟。
他沒有被這個亂世逼成惡人,但最終還是被現實壓彎了一身傲骨。
世道艱難,好人難做!
短短八字,道盡賣炭老翁一生的辛酸。
李休知道,他不是在勸自己從惡,而是希望他看開一些。
在必要的時候,學會適當的妥協。
其實,就算老漢不說,李休也是這么想的。
亂世之所以為亂世,就是因為很多規則都被打破了。
富人有錢,就算犯了法,只要賄賂官員,就可免罪。
窮人不犯法,但沒錢就是原罪。
一旦與富人產生了什么利益沖突,吃虧的永遠是窮人。
賣炭老翁就是因為看不慣這一點,所以才放棄了酬勞豐厚的護院工作。
但離開富戶之家,壓迫和剝削并沒有因此消失。
年輕的時候,賣炭老翁以為遠離高門大戶,就可以逃避所有這些不公平的對待。
可直到老了他才醒悟過來,他這么做,不過就是從剝削的一方,變成了被剝削的另一方。
他本可以擁有溫飽富足的生活,但就是因為不懂得向現實妥協,才會陷入這樣的窘境。
是要選擇當一個好人,還是做一個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不良人。
賣炭老翁試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李休答案,但他這么做從本質來看,其實還是在為他人著想。
從始至終,他都是一個好人,什么也沒有做錯。
錯的是這個世界,是那些肆意破壞規則的人!
李休沉默著沒有說話,過了片刻方才開口回答道:
“大爺,您說的不錯,這世道,好人確實難做。”
“但混亂總有結束的一天,我們不過恰好生活在了這個最為糟糕的年代。”
“我還是愿意相信,好人是可以有好報的。”
“我記得有一位賢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您大概是想要告訴我這個道理,我會記住您的提醒,保全自己,在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亂世之中好好活下去的。”
有一句話李休沒說,那就是道理雖然簡單,可真正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聽到李休的回答,賣炭老翁輕聲低語,反復回味著這句話的意思,隨后神色黯然,道:
“要是我年輕的時候,有人告訴我這個道理就好了!”
“可惜啊,現在說什么都太晚了……”
說罷,賣炭老翁低頭走路,不再言語。
見他心情好像不是很好的樣子,李休便沒有打擾他。
而是沉默地跟在他的身后,在巷子里靜靜地走著。
不多時,兩人來到一個狹長昏暗的弄堂里面。
在古代,窮苦人民沒有什么娛樂,再加上油燈蠟燭燒的都是錢。
所以,除了偶爾心血來潮造一下小人之外,古人晚上一般都睡得比較早。
弄堂里,家家閉戶,只有少數幾戶人家還亮著燈火。
夜色靜謐,安靜地只剩車轱轆轉動的聲音在弄堂里回蕩。
從走進弄堂的時候開始,李休便注意到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