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三千多名士兵見狀,立馬放下武器投降。
徐四海的部隊,順利入駐常平城。
李申獻計有功,徐四海賞了他白銀萬兩,還有幾十名女婢。
李申不好女色,對于錢財也沒有興趣,便將這些女婢賞給自己的部下,至于萬兩白銀,則作為撫恤金,派人送給那些戰死士兵的家屬。
因為這場戰役,李申被士兵們奉為戰神,他的威望和風頭,甚至蓋過了徐四海。
有幾位忌妒李申的將領,將士兵們對李申的稱呼偷偷告訴徐四海,勸你小心提防李申。
徐四海的寵妾胡氏,也因為李申曾經說過她的壞話,對他懷恨在心,趁機在徐四海耳旁吹枕邊風,說李申居功自傲,多次輕薄于她,是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徐四海雖然表面上什么也沒說,但心里很不高興,每次有事情,都找別人商量,有意無意地冷落李申。
李申察覺到了這一點,也聽到了外面的傳聞,知道有人故意說他的壞話,離間他和徐四海的關系,便故意裝病,將手里的兵權交出去。
徐四海本來就在苦惱,該如何收回李申的兵權,見他主動交出來,心里非常高興,但表面上還是裝作非常擔心的樣子,讓他盡管放心,好好養病。
他只是代為掌管兵權,他還等著他,繼續陪著他征戰天下。
徐四海話說得很好聽,還給予李申非常優厚的待遇。
但李申知道,兵權一旦交出去,就要不回來了。
因為徐四海已經對他心生忌憚,不會再放心讓他領兵。
李申很失望,但他也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因為君王無情,狡兔死,走狗烹,這是歷朝歷代的輪回。
徐四海已經對他夠好的了,沒有逼著他交出兵權,還親自過來探望他,給足了他面子。
李申不是那種貪得無厭的人,知道現在需要暫避鋒芒,等徐四海需要他的時候,自然會來找他,便安心地待在家里,研讀經書和武略。
而在這期間,徐四海也沒閑著,一邊整頓內務,一邊操練軍隊,忙得不亦樂乎。
李申突然生病,引來了很多人的議論。
士兵們私底下都認為,李申交出兵權,是被逼的。
至于那些將領,則是非常高興。
因為李申治軍,非常嚴厲,跟著他,這事不能做,那事也不能做,非常受累。
只有少部分人,李申的親信,知道事情的真相,對于李申的忍辱負重,感到非常不平。
但李申要求他們做好分內之事,不要跑到外面亂說,給自己惹來麻煩,他們只能跟著憋屈受氣。
一個月后,徐四海帶著軍隊出發,攻打另外一座城市——南陵城。
南陵和常平一樣,都是比較大的縣城。
城內駐軍六千,有一支一千人的騎兵隊伍。
另外,還配備八門火炮和若干投石車。
駐軍將領叫黃云鶴,年紀不大,只有三十歲。
但他十五歲就從軍,一生之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軍隊之中度過。
他打過南蠻的異族,也討伐過太平教的叛軍,從一個扛鍋的小伙夫,身經百戰,躋身一躍,成為一城的將主,萬眾矚目。
他靠的,不僅是沖脈境初期的修為,還有遇事的謹慎和冷靜。
面對徐四海的兩萬五千大軍,黃云鶴并不慌亂,而是派出騎兵隊伍,提前埋伏在山丘上,趁著徐四海的軍隊忙著安營扎寨的時候,閃電出擊,襲擊后方的糧草隊伍,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待得徐四海反應過來的時候,騎兵部隊已經揚長而去,追都追不上。
而徐四海這邊,雖然極力搶救,但還是損失了不少的糧草。
徐四海沒有想到,黃云鶴竟然這么大膽,非但沒有害怕,反而還派出騎兵隊伍,主動出擊,偷襲他們,不由勃然大怒,立馬將看守糧草的將領抓來,大罵他無能,而后命人將他斬首示眾,心里邊這才覺得解氣了一些。
但更加出乎他意料的是,軍隊駐扎下來的當晚,黃云鶴竟然再次派出騎兵隊伍,而且還不止一次。
每次都是打完就跑,弄得他們草木皆兵,完全沒有辦法休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