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四海的有意鎮壓之下,軍隊里面,已經沒有人再敢公開談論李申的事情。
徐四海整頓好人馬和糧草,帶著軍隊再次出發,攻打下一座城市——南安城。
南安城守將,叫韓廣銘,是鎮南王的侄子。
徐四海的起
(本章未完,請翻頁)
義軍,在半年之內,接連攻下多座城池,已經引起了鎮南王的注意。
但鎮南王忙著收拾太平教,沒有理會他們。
現在,太平教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鎮南王這才騰出手來,派遣兩萬精兵增援南安城。
而對此,徐四海毫無察覺。
韓廣銘是個擅長謀略的將領。
開戰之前,他便派人暗中調查徐四海的信息。
對于徐四海部隊的情況,非常了解。
徐四海現在的部隊人數,已經達到了三萬。
其中,有五千人是投降的士兵,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
至于剩下的,則是逃難的流民,不足為懼。
最讓他忌憚的,是擅長打戰的李申。
但李申突然猝死,而且死得不明不白,這對韓廣銘來說,可是一個意外之喜。
沒了李申,只靠徐四海手底下這些蝦兵蟹將,在韓廣銘看來,完全成不了大事。
打探到徐四海的人馬正在朝著南安城趕來,韓廣銘當即下令撤軍,帶著主力部隊從南安城離開。
只留下一小隊精銳,潛伏在南安城中。
他這么做,并不是害怕徐四海的部隊,而是想要營造出畏戰潛逃的假象,把徐四海騙進城中,將其一網打盡!
徐四海隨后帶著部隊浩浩蕩蕩前來,他本已做好了大干一場的準備,結果出乎意料,偌大一座南安城,竟然連一個士兵都沒有。
徐四海不費吹灰之力,奪下這座大城,非常高興。
當天晚上,他就大擺宴席,與士兵們一起慶祝。
席間,他嘲諷韓廣銘,不戰而逃,丟盡了鎮南王的臉面。
還說,鎮南王的嫡系部隊,也不過如此。
將來,他可取而代之。
聞言,將領們哄堂大笑,紛紛開口,夸贊徐四海文韜武略,英明神武,何止鎮南王,就算是齊皇,也可取代。
大家都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幻想之中。
渾然不知,一場噩夢即將來臨。
就在他們洋洋自得地飲酒作樂的時候,韓廣銘留在城中的那只精銳小隊,放火燒了所有糧草。
徐四海雖然拼命滅火,但火勢已成,最后只搶救出來三成的糧草。
而韓廣銘則是乘著夜色,帶兵包圍了南安城。
看到城外黑壓壓的軍隊,徐四海這才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內心無比懊悔。
但事情已經發生,后悔也沒有用,他只能下令加固城防,準備應對韓廣銘的進攻。
然而,韓廣銘根本就沒有要攻城的意思,只是派民圍著。
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要將他們活活耗死在南安城里。
徐四海逐漸意識到不妙,立即召集所有將領,商議對策。
最終,他們達成一致協議,決定分成四路人馬突圍,在南陵城集合。
第二天,他們同時打開四個城門,主動出擊,攻打韓廣銘的部隊。
然而,部隊才剛剛出城,迎接他們的,便是漫天箭矢和炮彈的輪番轟擊。
只一個照面,便死了將近一千人。
別說是突圍了,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徐四海沒有辦法,只能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