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機修廠的大門,何雨又拐進了邊上的宿舍樓,把車子停好,他提著一點鹵味上了樓,挺久沒有看過幾個懂事的小家伙了,今天正好過來送東西,順便也給他們帶上些。
來到樓上看到房門是上鎖著,何雨只好提著東西下了樓,家里沒有人在,看來幾個小家伙是沒有口福了。
回到車子,把車子啟動,何雨踩著油門,走過了一條胡同,只見前面不遠處的胡同中幾個小孩子,三男一女背著麻袋,正在跟一個同樣是拾荒老人的老人說著什么。
把車子開到他們身邊,熄火后,何雨打開車門,跨步了下來:“大毛......”
“何叔......”
見到有車子過來,幾人連忙靠邊,看到是何雨,幾個小孩子開心圍在了他身邊,笑著打招呼。
“嗯,你們在做什么呢!”何雨笑著揉了揉幾個小孩子的腦袋。
“何叔,我們今天撿到這幾個鐵片,老張頭說要用糖跟我們換!”大毛攤開他的手掌,給何雨展示他手上的兩片東西。
“咦”第一眼何雨就發現,大毛手上的東西不簡單,似乎是兩枚三孔布。
三孔布,又稱“三竅布”,是華夏古代錢幣的一種,舊鑄于戰國晚期約公元前三世紀左右。形同圓首、圓肩、圓足、圓襠,獨具的特征是:布首及兩足各有一只圓孔,故稱“三孔布”。
如果這兩枚是真的,邊上的這個老人想用糖就想換取這幾枚價值不菲的古幣,就是欺負幾個小孩子無知啊。
看了一眼,這個平靜站在一旁的老人,何雨回頭對著大毛伸手說道:“給何叔看看!”
“給您!”大毛二話沒說,直接就把手上的古幣放到何雨的手上。
“何叔,我這邊也有兩個。”二毛也緊跟著把手上的兩枚古幣遞給何雨。
接過幾枚古幣,仔細的看了一下,鑄造精工,形制奇特,其文字清晰,面、背周沿邊廓完整,澆口在首部,合范準確,鑄造品相端美通體老坑傳世古色。
是真的,這時何雨可以確定了,這幾枚古幣,就是真正的戰國時期“武陽”背“一兩”的三孔布。
“老人家,您不地道啊!”
雖然不確定這個拾荒老人是否知道這幾枚古幣的來歷,但是從加快的心跳和緊繃的身體,何雨還是知道這個拾荒老人肯定清楚這幾枚三孔布具有一定的價值。
“小同志,您說這話我就不愛聽了,幾個不值一毛鐵片,我看幾個小孩子辛苦懂事,才想用糖果換它們,你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就是你的不應該了。”拾荒老人佯裝不滿,眼神一閃而過的慌亂,卻沒有逃過何雨的眼睛。
“呵呵,我是不是應該感謝您的大方呢!”何雨輕笑了一聲,解釋就是掩飾,老人可能不知道他說得越多,越表示他即便不知道這幾枚三孔布的真正價值,肯定也知道它們價值不低。
“小同志,看你意思是知道這幾個鐵片是什么呢,那你說說它們是什么呢!”拾荒老人不屑的看著何雨,他自認為何雨這個年紀不可能知道這幾杯古幣的底細,心中只以為何雨在詐他。
“您是覺得少不更事,看不出來。還是自認為您老奸巨猾呢,可以瞞天過海呢!”都到了這個時候,還想著掩人耳目,何雨毫不客氣的點出拾荒老人的不良居心。
在點破拾荒老人的心思后,何雨也懶得繼續掰扯,轉而跟大毛說道“大毛,這幾個鐵片是古幣,你們賣給我何叔怎么樣?”
聽到何雨喜歡,大毛不假思索的說道:“何叔,您喜歡就送您了,不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