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本的前半部分,沒的說,沒人會反對,太子殿下之策,而且證明有用,好用,大家只有贊賞和拍馬屁的份,沒人會傻到出來說一些有的沒的。
這份提本的重點在后面,后面鹽鐵司的戚尤闡述了揚州私鹽案,直接指出了那些鹽商賄賂地方官員的事實,同時說明不能這么做了,得改,怎么改呢?實行鹽商準入制度,意思很明顯,不是誰都能做食鹽的生意,想做可以,那要通過朝廷的審核,還要交錢。
審核權掌握在朝中,誰能做生意,誰不能做生意,下面的鹽道官員說的不算,朝廷說的才算。
如此一來,直接將鹽道官員的權勢給削掉了,他們如果敢阻攔的話,鹽商可以到鹽鐵司衙門告,這就大大限制了鹽道官員的職權和貪腐的可能性。鹽商五年重審一次,不合格全部換掉,除了這些準入的鹽商,其他人一律不許進行私鹽賣買,否則全部以販私鹽論處。
“大家有什么意見,說說吧!“李東陽將題本放起來,然后開口說道,語氣平和。
在場的人雖然早就知道了這份題本里面寫的什么,但是心里面還是有些膽戰心驚,實在是這一招太狠了。
一旦壽寧侯掌握了鹽道,那么他會握有多少錢?他會掌握多大的權勢?有錢,有勢力,到時候誰能制得住壽寧侯?其他人基本都看向了幾位內閣大學士,這件事情太大了,還是得讓他們來做主,或者說定下一個基調,可是讓他們失望了,三位內閣大學士只是老神在在的坐著。
“臣以為此事可行!”這一次站出來的依舊是戶部尚書佀鍾,他站出來倒也不讓人意外,因為這是戶部的事情。
“此策大善,各方面考慮很完備,同時還能為朝廷增收,實乃良策,是以臣以為可行,只是關于鹽商準入,臣以為可交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負責審核,一旦有鹽商有不法事,立刻處落,審核通過之后,由內閣擬定名單,陛下御筆批紅。”
朱厚照看了一眼佀鍾,今天佀鍾很高光啊!
看著佀鍾,朱厚照大概有些明悟了,這是可著一個人使勁造,豁出去了,成了就成了,如果不成,佀鍾肯定上書求去,同時以輿論逼迫朝廷。同時佀鍾這算是退下以求自保,因為事情不成的話,佀鍾這個戶部尚書怕是也保不住了,還不如退而求名。
一旦佀鍾敗退,那么肯定就是此去極為光耀,反正不能入閣,戶部尚書就到頭了,事實上佀鍾也沒幾年干頭了,年歲也不小了。
想到這一點,朱厚照心里面嘆氣,這些老家伙果然沒一個好相與的,不過這也倒是沒出乎自己的預料,只是他們的決絕讓朱厚照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