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文書的內容并不復雜,只是說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寧城被襲擾了。
干這個事情的是誰呢?
是殘存的朵顏三衛的人,當然了,背后支持的是科爾沁部。
朱厚照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殘存的朵顏三衛,他們有膽子襲擾大寧?倒是來投降的很多。
從去年入冬開始,不斷的有小部族來投降,原因也很簡單,不投降就活不下去了,遼東那邊也對他們進行了妥善的安置,這一點楊一清還給朱厚照報告過。
殘存的朵顏三衛根本就無法被有效地組織起來,至于科爾沁部,他們還敢來撩撥大明?
科爾沁現在估計整日都在擔驚受怕。
朱厚照知道這次肯定是遼東的邊軍搞的事情,至于為什么搞事情,原因就很簡單了。那就是為了科爾沁部所在的地方,此時的科爾沁部應該叫科爾沁萬戶,由左右兩翼三十鄂托克構成。
左翼七鄂托克歸屬孛魯乃齊王,游牧于呼倫貝爾地區、鄂嫩河下游以及嫩江流域。而那顏博羅特王自己領有的六鄂托克,大致駐牧于鄂嫩河上游一帶。
這些地方或許后世的人不熟悉,可是科爾沁草原,即便是在后世,那也是非常出名的,何況還有呼倫貝爾草原。
遼東的草場現在價格飛漲,因為羊毛料和山羊絨料子一直在飛漲。而且遼東那邊已經在嘗試開發以羊絨和羊毛固定比例制成的混合布料了。
朱厚照知道這個研發一旦成功,那就是毛呢料。
毛呢料意味著什么,朱厚照再清楚不過了。
毛呢大衣、毛呢的各種服飾,絕對會快速地出現在大明的市場上,絕對是供不應求。
這段時間遼東的草場出產的毛仿品無論是賣到朝鮮,還是運到京城,基本上都是搶購一空,有多少賣多少。
價格高昂,供不應求,那會是什么結果?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擴大生產。
在朱厚照的嚴格命令下,草場已經開始惜售了,并且只出售一些水草豐美的草場,有沙化跡象的草場不賣,東北能夠開墾出土地的地方,也不允許賣。
這就使得遼東的草場開始出缺了,無論是遼東的將門還是在遼東做生意的士紳勛貴沒法忍受了。
他們自然不敢找朱厚照鬧,但是他們可以想別的辦法。既然大寧城周圍的草場沒了,那我們去別的地方。
聽說科爾沁部那里的草場很肥美,即便是大寧周圍的草場,那也是無法比擬的。
遼東的那些人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草場這種東西,好的草場和不好的草場,差距十分明顯,就像上好的水澆地和鹽堿地一樣。
即便是大寧周圍的草場開賣,他們也會盯上科爾沁的草場,誰會嫌棄自己的草場小?誰會嫌棄自己的草場肥美?
至于這些人對草場的破壞,朱厚照是不擔心,因為這些草場是他們私人的東西,是財源,他們小心照顧都來不及。
如果不分割賣出去,而是作為公共草場,那么肯定會破壞嚴重,但是分到自己的手里面,那就立馬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