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出得島來,卻見月夜中有兩人在山中行走,心道:老爺著我來接那替天封神之人,可如今卻來了兩個,該如何是好?童子暗道摸不如將兩人都接上島去,由老爺親自辨別。于是,便現出身來,要接兩人上山。
姜尚與申公豹兩人此次也來,本是兵行僥幸,沒想到還真驚動了圣人。當下里激動不已,隨童子上得山來。
通天見童子竟然帶來了兩個,也是吃了一驚,當下里掐指一算,卻是將事情想得透徹。于是對跪拜在地的姜尚與申公豹兩人道:“你兩人也算與我截教有緣,就同進我門下吧。姜尚年長,便為師兄!”
兩人受寵若驚,趕忙三跪九叩,行那拜師大禮。
通天將兩人收為徒弟后便讓多寶和無當帶下去安頓了。過了下多寶和無當回來了,多寶對通天一拜:“師父,姜子牙住在我和無當附近的洞府,這樣方便我等照顧,申公豹和萬仙陣的那些弟子住一起。”姜子牙是天定之人,多寶和無當都把他當成是寶,住在眼皮之下才放心。
通天點點頭開口:“你等要好好教導好姜子牙,他可是天定之人,這關系我截教日后的安危。”多寶和無當點點頭:“老師我們知道的。”
第二天,多寶就傳了上清心法給姜子牙和申公豹,沒有想到姜子牙實在是沒有修道的慧根,往往是申公豹學會了很多三四種法術了,姜子牙才學會一種,急的多寶是天天跟在姜子牙后邊教,收效還是甚微。
再到后來姜子牙差申公豹太多,二人便不能一起學習,多寶就讓申公豹向底下弟子學習,他專心教導姜子牙,他現在哪里有心情理申公豹。申公豹看著多寶對他和姜子牙截然不同的態度,心中很是不平,他想:我哪里不如姜子牙那廢物,多寶師兄卻只重視姜子牙,不重視我,又想到,姜子牙和多寶師兄住的近,一定是他說了我壞話,所以多寶師兄才不喜歡我。
申公豹心里討厭上姜子牙,對姜子牙的臉色都是很差的,姜子牙看申公豹這態度想:我不就是修道不如你,我們是同門因為我修道不如你,你就看我不起,真過分,心中覺得申公豹此人太過功利,不是賢人,日后姜子牙也不再理會申公豹,二人漸漸變得很是疏遠,兩兩相厭。
多寶對于姜子牙的修行情況無比擔心,終于找到承慈這里,多寶對承慈一拜:“大師兄,您幫幫我吧。”承慈疑惑:“多寶,有什么事情?”
多寶苦著臉:“大師兄,您送我顆九轉金丹吧,姜子牙簡直是資質愚鈍,不!資質愚鈍還不足以表達,簡直是沒有資質,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他這樣下山隨便誰一拍,他就活不了,他死了我截教怎么辦?大師兄您給我顆九轉金丹吧,讓他修為到大羅金仙,這樣好歹也安全點。”
承慈如何不明白此是緣故?便告訴南極仙翁,任由姜子牙自行選擇修仙不必太過強求。多找些人輔佐過人皇的截教弟子教授姜子牙治國行軍之法。
卻說那朝歌城內大商天子受辛(史稱紂王),生就威武不凡,文武雙全。紂王登基后,拜聞仲為太師,黃飛虎為鎮國武成王,統領文武百官,又有那首相商容、亞相比干、上大夫梅柏、趙啟等皆是一時俊杰。商朝有此諸多人物治理,自然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有四路大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卻有道是飽暖思**,紂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勵精圖治后,天下賓服,漸漸變得剛愎自用起來,不再聽得見群臣意見,又心道如今天下太平,正是享受的時刻到了,在納了三宮中宮皇后姜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后,仍是不知滿足,著人四處尋訪美貌女子。
群臣心道紂王所為也不算太過分,于是對于紂王所行之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一日,紂王早朝登殿,因太師文仲在外征討未歸,凡事便由首相商容代理,商容奏曰:“臣商容有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人族圣母女媧娘娘圣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紂王也是常聞女媧之名,再加上久在宮中,想要出去走走,于是便應了。
女媧宮就在朝歌城內,乃是商朝第一任國王商湯所建,女媧宮旁邊又有三清宮與圣師宮,用來祭祀三清圣人與圣師承慈道人。
次日,紂王率領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前往女媧宮進香。
此時,昆侖山上承慈正在玉鼎的玉泉山看著玉鼎教導楊戩。這孩子自入了昆侖山便一直很喜歡粘著玉鼎,玉鼎對他也是極其疼愛,索性便收了弟子。承慈正看著玉鼎教如今還是娃娃的楊戩道法,突然心念一動,便附了一道青氣于圣師宮雕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