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破曉將至,伴隨著莊嚴的編鐘聲響,時隔兩年之后,大漢終于又迎來了它的早朝。
咚…
古樸的編鐘不斷的被敲響。
深沉、穩重!
人都說“鐘鳴鼎食”乃是富貴之家的氣象,例如大鐘一般,財富越多、地位越高,位置才越高,聲音越深沉、越穩重!
咚…
這每一枚編鐘都能發出各自恒定的聲音,幾個音階的和鳴、配合,才發出這世間少有的天籟音響!
這久別重逢的早朝以編鐘奏響,似乎更預示著…大漢要振興,需要更多人齊心協力、勠力同心才能完成。
當然,這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愿景罷了。
——“陛下,臣有奏…”
——“曹愛卿,不妨于這大殿上直言。”
——“臣請重建太學,重立太學石經!”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一片。
幾乎滿朝公卿都以為,這久違的早朝,曹操的第一封奏書必是為屬下將士們請官,為此番迎天子的功勛之臣加官進爵…
可…曹操提出的竟是重建太學,重立太學石經?
這…
一下子,滿座議論一片。
就連天子劉協都懵了…曹操這是什么意思?重建太學…比給他的屬下們加官進爵還要重要么?
他眨巴了下眼睛…
曹操繼續開口:“二十五年前,司徒橋玄就曾以一篇《國本論》闡述我大漢…教育乃強國之法,時至今日,這個理論依舊無比重要!”
“臣請陛下允準,重建太學,重立太學石經,以此昭告天下士人,我大漢回來了,我大漢從未忘記每一個莘莘士子!”
慷慨激昂…
無疑,這話讓整個漢室群臣對曹操側目不已,提到太學,那想到的無疑便是那些聲名赫赫的人物——橋玄、蔡邕、段颎、鄭玄…
這些名字,不正是標志大漢文化的興盛么?
曹操迎奉天子,第一封奏書不請功,反倒是請建太學,這簡直太俘獲百官的與朝廷的好感了。
“臣附議!”
楊彪第一個站出來…
“臣也附議!”
伏完也站出來…緊接著,幾乎漢室群臣盡皆站了出來。
太學意味著太多了,當然…太學的興建絕不是一句話那么簡單,需要消耗大量的財物…曹操既主動提起,他們怎么可能不支持呢!又怎么可能不感動呢!
當然…
他們感動的早了,他們自作多情了,曹操建太學跟朝廷,跟天子,甚至跟大漢都沒有關系!
唯獨與一個人有關…那便是他的長公子——羽兒!
這是曹操西進洛陽、迎奉天子前就答應羽兒的…
這久違的早朝,這一封詔書,他曹操不為天下,不為黎民,不為宏圖霸業,只為一個老父親對兒子昔日里最鄭重的承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