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于此,他方才想起方才羽兒對袁術的稱呼——冢中枯骨。
呵呵…羽兒這是好大的口氣呀,有點意思。
曹操回過頭來,細細的聽荀彧接著講。
“方才袁術的實力是第一個難題,至于第二個難題,是即便咱們從兗州出兵進攻袁術,可戰線勢必會拉的極長,許都城距離壽春城不算近,遠途行軍已經讓將士們疲憊不堪,最關鍵的是中間還夾著一個陳國!”
“根據可靠的情報,陳國國主劉寵乃是漢室宗親,手下擁兵十萬,而他與袁術的關系亦是格外密切,這是比呂布、孫策更大的隱患,再加上糧食的供給,如今,屯田制實施不足一年,糧食的儲備還支撐不了這么遠的征伐。”
荀彧提到的陳國國主劉寵與曹操顧慮的是同一人。
說起來,劉寵,這位漢室宗親…在漢末乃是一個極度被低估的人物。
黃巾起義之際,大環境下,各地的諸侯王紛紛喪失了封地與屬下!
可唯獨夾在兗州與豫州之間的陳國安然無恙,究其原因…便是這位陳國國主劉寵善于治兵,驍勇善戰,根本沒有黃巾軍敢去招惹。
再加上各地百姓紛紛來投,小小的陳國據說百姓超過了六十萬人,而兵勇更是有十萬之多。
更有甚者,其后的十八路諸侯討董,陳國國主劉寵心如明鏡,他不參與、不反對,與國相駱俊一合計,就六個字——高筑墻、廣積糧!
時至今日,這陳國幾乎是亂世中的一處世外桃源,兵精糧足,驍勇善戰…便是“淮南破壞王”袁術不敢得罪,曹操更是不敢輕舉妄動。
恰恰…這等龐然大物夾在曹操與袁術的中間。
這就造成了一個可怕的緩沖地帶,曹操要征討袁術,陳國劉寵這關是不得不過的!
這甚至比孫策、呂布的威脅更大!
講到這兒…
荀彧抬頭望了陸羽一眼,繼續道:“第三則是袁術自身的實力,聽聞在一年前袁術已經傭兵二十萬,我軍拋去固守的兵馬,能出征者也就七、八萬左右。”
“況且,袁術既敢稱帝,勢必會對許都有所防備,他們以逸待勞又熟悉地形,反倒是我軍這邊長途行軍,對地形也不熟悉,這么打下去,若不能速戰速決,勝負的天平可就要徹底翻轉了。”
荀彧的話有理有節,他的眼力驚人,很善于從復雜的局勢中提煉出敵、我的優劣。
他的話也讓曹操的眉頭緊緊的凝起…
誠然,袁術稱帝,這個行為是在作死!
可換句話說…若然他稱帝,曹操這邊卻沒有啃下來,那可就不是作死,而是柳暗花明了!
到時候…天下人不會嘲笑袁術,反倒會效仿袁術,局勢就徹底無法控制。
呼…
曹操長長的呼出口氣,果然,如他所料…袁術這塊骨頭硬的很,并不好啃。
而面對袁術稱帝之事?
他曹操又該做出如何準備?如何部署,才是最優解呢?
心念于此,曹操的眼眸緩緩的睜開,下意識的望向羽兒這邊,他太期待,羽兒這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下,又謀算出什么妙計了呢?
此時的陸羽微微抿了口茶,這茶是太平猴魁,入口苦,吞咽后會有一絲回甘,類似于…普洱茶的感覺。
等細品過后,陸羽似乎才思索完畢,準確的說,他才組織好語言,眼眸微微一瞇,將茶盞放下,繼而…又從曹操、荀彧的面前將他們的茶盞一并取來,似乎…還缺少了一個,陸羽又尋了一塊硯臺…
如此,三杯茶盞,一塊兒硯臺就擺放在桌案上。
“曹司空、荀令君且看,這硯臺就好比袁術的壽春城!”陸羽將硯臺擺在中間,繼而分別將三杯茶盞擺放在硯臺的周圍。
“這第一杯茶盞是袁術東北方向的呂布,第二杯茶盞是袁術東南方向的孫策,第三杯茶盞是袁術正西方向的陳國劉寵!如今,咱們面臨的難題就是這么一塊硯臺與三杯茶盞。”
陸羽簡單的用現有的工具做出了一個沙盤,算是在沙盤上推演,這樣的話,更直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