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講到這兒。
曹操無奈的嘆出口氣!
人怎么可以愚蠢到這個地步呢?
調虎離山,暗度陳倉…偷襲廬江,孫策就快把自己的“目的”寫在臉上了,偏偏…這劉勛毫無察覺!
愚蠢,愚蠢的讓人無可奈何。
呼…
曹操輕呼口氣,繼續道:“廬江…廬江連接著江東、徐州、豫州、荊州,乃是整個長江的樞紐,且易守難攻!若我軍能拿下這廬江郡,那進可攻,退可守…局面就大不一樣了,可惜,可惜呀!”
曹操連連的感慨起來了,感慨中帶著幾許無奈。
只是,與他那無奈的神情截然相反,陸羽眼珠子一定。
“曹司空?不可惜呀…可惜的該是他孫伯符才對!”
“曹司空又何故嘆息呢?”
這…
曹操一怔,羽兒這話的意思是有轉機?
可…這不對呀!
總不至于是因為那五十名龍驍營騎士的緣故,而有所轉圜的余地吧?
一下子,曹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許多細作發來情報,上繚城下的確有一只五萬人的軍團,放眼整個長江沿岸,能出動五萬兵馬征討上繚城的除了劉勛還能有誰?”
“如此看來,如今的廬江可是一座空城啊,陸司農不過派了區區五十人,怎么能攔得住孫策的兩萬大軍呢?縱是程司馬在那兒,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吧?”
曹操接連反問。
哪曾想,陸羽早就猜到老曹會這么問。
他笑了,他嘴角咧開,爽然的笑了。
一邊笑,一邊不忘朗聲道。
“曹司空,其實…廬江的局勢與我喜歡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頗為吻合!”
“什么話?”曹操反問。
“這是一個‘大家’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便是…”陸羽眨巴了下眼睛。“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啊…啊…
陸羽這話,直接把曹操給說懵逼了。
這是啥文體啊?
他心里捉摸著…喝酒的時候,但凡多吃了兩口菜,都寫不出這么“腦殘”的文字來,還是一位大家?
曹操琢磨著,這要都能成為“大家”,那誰喝醉了,都能成大家了。
不等曹操開口發問。
陸羽的話接踵而出。“曹司空,其實…眼前廬江的局勢就像是這兩顆棗樹一樣,一切盡在掌握!”
陸羽生怕曹操聽不懂,繼續笑著補充道。“其實,我派程司馬他們去廬江,也是為了部署兩支兵馬,其中一支是五萬人的兵馬,另外一支也是五萬人的兵馬!”
言及此處,陸羽眼珠子一定。
“誠然,上繚城的確有五萬兵馬,可廬江城也并不空虛,那里也有五萬兵馬,且早已蓄勢待發,就等著孫笨…啊不…是等著孫策孤軍深入,變成甕中之鱉!”
“曹司空,今夜過后,廬江城頭之上即將掛上咱們‘曹’字的大旗!”
這…
原本,曹操感覺他對廬江的局勢還頗為了解!
可經過陸羽這么一番講解。
登時…他感覺自己變得云里霧里起來了。
這?啥情況?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一棵也是棗樹,這位“大家”寫出這作品就夠離譜了!
可…羽兒更離譜,他部署了兩支兵馬?一支是五萬人的兵馬?另外一支也是五萬人的兵馬?
關鍵問題是…
明明劉勛一共就五萬兵?
倘若其中一支是他劉勛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