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街頭,比利.巴特森在跑。
瘋狂的跑,氣喘吁吁,筋疲力盡,卻又不敢停下來。
在他身后,幾個家伙正在追他。
那是他學校里的幾個惡霸,壞學生。
聽說還和外面的幫派有些不清不楚的關系。
比利是個孤兒,他一直很獨立的一個人生活。
按道理說,他在時時刻刻都會選擇明哲保身,不會去招惹這些會帶來麻煩的家伙。
但...
有些時候,沖動總會干擾情緒與思考,尤其是對于一個15歲的孩子而言,憤怒上涌之時,他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
今天距離保羅神父死去,已經是第10天了。
在這10天里,比利的生活和以前沒什么區別,他又被送到了另一戶寄養家庭中。
那個家庭有些不太一樣。
那是由兩個長大成人的孤兒組建的家庭,他們收養了6個孩子,加上比利就是第7個。
那個家庭和比利之前待過的所有寄養家庭都不一樣。
沒有什么欺騙,沒有什么沖突,也沒有隱藏起來的危險分子。
一家8口人住在一間房子里,很擁擠,生活質量也一般,但大家生活的很快樂。
快樂...
比利雖然只有15歲,但他真的很少見過那些孩子們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
這讓他有些慌。
就像是一個一直目睹旁觀著社會陰暗面的人,突然被拉到了溫暖的陽光之下。
那陽光很棒,很溫暖,但依然會讓人感覺到手足無措。
他不知道該怎么接受這一切,就像是一只保護自己的刺猬,努力讓自己不被傷害。
直到今天。
學校里的惡霸欺負比利的“兄弟”,于是他爆發了,一時沖動,結果惹來了大禍。
“讓開!快讓開!”
比利揮舞著雙手,讓眼前地鐵站里的其他人都讓開,他在那些惡霸的追逐下一路逃往地鐵中。
他必須擺脫這些家伙。
年輕人熱血上頭之后總會不管不顧的做出很多糟糕的事情。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比利很可能會被這些小痞子們打進醫院里。
在費城的英雄協會解散之后,社會治安又回歸了曾經的情形里。
沒有了那些樂于助人的義務警察們,警員們就被大量糟糕的事情絆住了腳步,他們根本時間和精力來管一群青少年斗毆。
不過比利的運氣還不錯。
他在地鐵門關閉的前一刻沖入了車廂里,合攏的車門將他和那些追來的小痞子們分隔開。
氣喘吁吁的比利坐在座位上,他根本不想理會那些拍著車門,對他扔狠話的家伙們。
“太蠢了。”
比利抱著腦袋,他低聲說:
“你怎么會給自己惹上這樣的麻煩!比利.巴特森,你是腦子抽風了嗎?你不該這么沖動的。”
這孩子抱著頭,一臉的不爽。
他在檢討自己。
這是個好習慣。
尤其是對于年輕人來說,善于自我檢討總是能讓人發現很多缺點,然后加以改正。
讓自己以此變得更好。
或者變得更狡猾。
“我為什么要多管閑事呢?”
比利靠在疾馳的地鐵上,他看著對面的玻璃,以及那玻璃之外閃耀的那些廣告牌的燈火。
他明明可以不管那事的。
他和他寄養家庭的那個“兄弟”認識也不過幾天的時間,連說話都不超過20句,他們的關系根本沒好到可以讓比利為他拼命的程度。
為什么當時自己會那么憤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