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后,
飛船開始進行第二次氣動捕獲
推進器再一次,蹭了一下火星的大氣層,
只不過第二次蹭的時間更持久了,已經超過了三秒。
隨著飛船再次飛出,火星大氣,
第二次的氣動捕獲的數據也在再次傳向了藍星,
只不過讓王猛奇怪的是,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并沒有接到第三次進入的數據。
“難道不行了!”
就當他有些擔憂的時候,地面終于傳來了消息,而消息的內容也只有四個字:
“等待指令!”
又過去了半個小時,第三次氣動捕獲的數據終于到了,看著上面的內容王猛愣了一下:
“要換姿態!”
“只是蹭了兩次就換姿態……”
在接下來六次的氣動捕獲中,
王猛軌道、姿態在不停的變化中,與此同時速度在逐漸降低,
如此過程就像在輕點剎車一樣,
而在不斷變換姿勢中,王猛也幾乎將火星的景象看了個遍,
除了火星南北極那明顯的白色冰蓋外,
王猛還看到了許多火星河流湖泊存在過的痕跡,
當然這樣的發現,早在幾十年便被人類證實過,
合眾鷹國的好奇號火星車,更是降落在這些古老的河床中,發現了火星土壤含有機物和水分。,
而當完成第九次氣動捕獲后,飛船的終于達到了火星的軌道環繞速度,
而九潛一深的過程也只剩下最后一步——乘坐登陸返回艙降落到火星,
按照王猛原本的想法,
降落到哪里都一樣,有金手掌和建造槍,
不論接下來的任務是什么,在火星的任何地方都沒有差別。
但當地面指揮中心聽到他這樣的想法,
地面指揮中心的人很是無語,
這是人類第一次登陸火星,哪里能隨便降落?
火星上絕大部分是荒漠戈壁,大部分是沒有意義的地方。
地面還是希望他能聽取指揮中心的建議,
而王猛對降落地點沒有要求,
既然地面要給他選一個好地方,他自然是從善如流。
王猛在火星的外太空等待著,
而遠在三億公里外的藍星地面指揮中心,卻陷入了爭論中。
關于火星降落地點的選擇,
地面早就有了好幾個備選方案,
但要用哪一個卻產生了一些爭議。
如果沒有王猛傳回拿沙這十幾年的探測數據,
那對于大華來說,首選的降落位置,便是火星南北極冰蓋的附近。
畢竟那里有的的確確有水的存在,
可隨著拿沙數據進一步揭露,指揮中心的研究員這才發現,
火星南北極也許不是最好的選擇,
大華至今也只有一個探測器到達過火星,
相較于拿沙在火星經過十幾年的探索所的得到的數據要相差很多。
從更詳細的數據中可以得知,雖然火星南北極確實有水的存在
但卻是以干冰、水冰的混合方式存在于火星的南北極。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論,
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干冰容易被蒸發,
那火星南北極冰冠所留下的水冰一定很多,
但可惜的是,火星的質量只有藍星的十分之一,
無法形成有效磁場保護保護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