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捕獲一個中微子到如今才不過是八年多的時間,
而從顯微鏡發現第一細胞,到基因技術的應用,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
雖然中微子的發現到如今也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但東部研究所的這些工作人員,
在除了好奇的情況下,更多的想到的是未來,
而相較于年輕的研究員還在考慮未來,
思考著中微子對于人類作用,
已經上了年紀的研究所負責人卻在考慮著另一件事情,
一件更為現實的事情,
也就正是這件事情讓他激動不已,
那就是中微子的研究極有可能讓他獲得諾獎,
要知道從上紀元56年觀測到中微子,
到如今短短的七十年里,
每次對中微子的研究有了進展,必定會有一個諾獎,
而就在這不到七十年的時間里,在中微子身上已經至少產生五個諾獎,
由此也可以看出物理學界對于其的重視程度,
可就算有這么多人從中微子身上薅出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直到如今人類對于中微子的進展依舊有限,
中微子的還有大量參數都沒能被測定出來,
只要能確定任何一個參數,基本又是一個諾貝爾獎,
如今那把槍真的能激發出中微子,
“那……”
負責人心中默默的計算了一下,
中微子的質量到現在還沒有確定,
而中微子的質量的確定,早已被物理學界內定為諾貝爾獎,
稱重對于普通事務來說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
但對于中微子來說是一件極為那困難的事情,
因為中微子太小,
小到一開始人類認為中微子并沒有質量,
小到中微子放到原子中最小的電子上,也相當于將一個乒乓球放在了藍星上,
甚至自然環境中,只要人類在曬太陽,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中微子在穿透人類的身體,
而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其質量小到直到現在也沒有發現,中微子能與其他粒子反應。
因此,在如此條件下,只要他能確定中微子的質量,
下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選,幾乎是沒有懸念了,
而質量確定后,還有磁矩,震蕩數據,等等。
幾乎每個發現都是一個諾貝爾獎。
這才是他如此緊張的原因,
“這是中微子地下實驗室,傳來的數據,但還有一些不確定性,希望我們盡快開啟下一次實驗!”
聽到此話,東部研究所的負責人,接過數據單認真看看了起來,
隨著他將整個數據單中的內容看完,
他的手也不自覺的顫抖起來,
“真的,這是真的!”
在人類如今的認知中,中微子一直是來自宇宙的粒子,
至于這個粒子來自哪里,
主流的學說認為藍星如今自然界存在的中微子大都來自太陽,
以及宇宙高能射線與大氣中的某種物質產生,
當然人類通過強子對撞機和核彈爆炸也能觀測到中微子的存在,
可如今……
負責人望向那實驗室內的對撞機,
他的目光仿佛透過對撞機的墻壁看到了里面的建造槍。
“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
“竟然能激發出中微子!”
難道這東西的外殼是由中微子構成的?
想到這里他又覺得有些不可能,
但想到宇宙中,即有中子星,也有質子星,
甚至在夸克被發現后,
有天體物理學家推斷可能存在夸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