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靈龍一號可以造出來了,
但因為沒有完成在火星環境中的實驗,
王猛便需要將實驗接著完成,
其中問題最大的便是,蒸汽發生器中的水溶液,
沒錯,
就算人類最為先進的核電技術,
依舊是燒開水,
王猛當初看到這樣的技術說可是愣了很久。
如果光從發電原理來看,
這樣的技術依舊是幾百年前,
利用的蒸汽機的原理,怎么看都像是人類在拿金鋤頭勞作一樣,
王猛細細想來,從火電到核電,
人類真的是在變著花樣來燒開水,
“正所謂是蒸汽時代與核能時代完美的結合!”
“這才叫真正的蒸汽朋克時代!”
雖然都是燒開水,
但效率卻遠遠不一樣,
就像人類過去的投石車與現代的大炮,
本質上還是通過射出物體,造成傷害,
但達到的效果卻遠遠不同。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不過萬年,
相對于宇宙動輒數億年的時間流逝,
人類還太過年輕。
當然不燒開水的方法也有,
但可惜的是那樣的技術如今還并不成功,
所發電的能力,竟然遠遠不如燒開水的發電量。
而如今在火星的靈龍一號,
便是用著這樣原始的方式用來發電,
但想要在火星燒開水并不容易,
氣壓重力溫度的不同,對蒸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所幸靈龍一號原本的設計,便是一體封裝,
是完全密封好的狀態,
可以承受巨大的內外壓力差。
這也是地面敢將靈龍一號送到月球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樣的設計方案,一開始并沒有考慮靈龍一號要在低氣壓甚至是真空環境中工作。
之所以要做密閉設計,還是因為作為核反應堆最讓人擔憂的一件事情,
便是輻射問題,
這樣做的好處便是能隔離大多數輻射,
尤其是在小型化后,要放在航母之上,
這樣的問題更加明顯。
誰也沒想到這樣的設計竟然對火星建立發電站,有了意外的幫助。
當然雖然密閉性解決了,
但氣壓的問題依舊有些麻煩,
尤其是月球那樣的真空環境中,
材料和產生蒸汽后,所造的壓力差將更為恐怖,
人類如今的材料,有些捉襟見肘。
而地面面對這樣的問題也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其中一種便是替換反應堆中的幾種液體的比例。
通過不同的比熱容,減緩壓力的產生,
正在王猛想著這件事情的時候,
面前的靈龍一號,又想起了警報,
“壓力過載!”
還沒等王猛反應過來,
他面前的反應堆便停止了工作,
緊接著一陣白霧被釋放出去,
那噴出的氣體,猶如高壓鍋泄壓揭蓋前產生的霧柱一樣,
尖嘯聲,便是隔著宇航服也能聽的很清楚,
“水燒過頭了!”
看著這一幕,王猛無奈的搖了搖頭,
對于排除的蒸汽他也沒有過多的擔憂,
雖然是燒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