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帶著期望,終于完成了中微子信號發射裝置的建造。
可要想聯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發射裝置依舊要調試,
而適應于中微子通信技術的網絡鏈接也要搭建,
對于中微子信號具體如何傳遞信息,
王猛并不清楚,但地面對于這種問題也解釋過,
根據他的理解,
計算機網絡所產生的數據,
本質上,全部都是由零和一所構成的二進制數,
而作為二進制數,在宇宙中幾乎可以用很多方式進行表示,
其中最原始的方式的便是像開關一樣,用有和無來表示0和1,
就如同宿舍中的開關一樣,
通過不停的打開和關閉,很快便能形成一段可以被機器識別的數字代碼,
之后便可以被計算機編譯為人類可識別的文字、圖片、視頻,
當然用這樣的方式效率極其的低,
就算將開關按冒煙了,所傳遞的信息量,也無法形成一副高清的圖片,
最后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被舍友打死。
人類的信息技術發展到如今,
早就有了各種各樣效率極高的數字信號傳遞方式。
而對于中微子地面自然不會用拉開關那樣,讓中微一閃一閃的。
而是利用了中微子本身的特性,
中微子存在三種狀態粒子,
分別是電子中微子、μ子中微子、以及τ子中微子。
經過大量的實驗,地面通過介質束確定了與這三種微子相關的伴隨微子。
雖然中微子并不帶電,但同過相互作用力,可以擾動輕子中的μ子和τ子
而μ輕子和τ輕子卻是帶有明顯的電荷,
由此在通過,通過信號接接收器中發生變化,再根據地面得到的方程,
由0和1表示兩種微子的狀態,二進制數自然而然的便出來了,
而以王猛文科出身的身份,
已經能理解到這里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至于后面,
中微子信號接收裝置,那水池中,
如何通過池低的核材料,激發出輕μ子、和輕τ子,
擾動的方程是什么樣的,
如何微分計算,如何利用函數測定擾動反應,
已經真的超出他的理解能力了,
回想起后面那些猶如天書般的內容,
他有些不理解,東部研究所的那些科研人員為何要將那樣復雜的數據發送上來。
“有這些數據,在無聊的日子里倒是可以學一學!”
可想到那些如同天書一般已經看不到數字,完全都是鷹文的公式,他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尤其是在數學物理這一方面,
當初他正是受不了這二者的摧殘才走向了另一條道路,
什么數學分析,實變函數,聽起來的就讓人頭疼。
……
相較于信號接收裝置,
中微子信號發射裝置的調試并不容易。
如果說信號接收裝置他還能理解一點的話,
信號發射裝置便已經完全看不懂了,
在磁力約束下,如何利用集束方程式產生極大功率,而后激發出衰減度微小的中微子信息集束,而后完成信息投遞。
整個過程,他完全看不明白,
因此只能老老實實的按照地面發送過來的方案一步步的解決,
就這樣又過了半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