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在一連三次的對撞實驗,
便是再來三次,也沒什么問題,
畢竟科研設備在科技的快速發展下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吳忠靜等人驗算這第二次數據,
并等待第三次轟擊數據出結果的時候,
外部實驗室,
那幾名被老師帶進來的年輕研究員,
已經開始摸魚劃水了,
要是不是,這里與外界的網絡處于隔絕狀態,他們甚至想要拿出手機。
當然這里充滿著監控設備,
就算沒有網絡他們也不敢拿出手機玩耍,
因此在處理完手中的數據后,
幾個年輕的研究員只能閑聊一些內容,
“你們說這中微子除了三進制計算機和通信外還能有什么作用?”
“這誰能知道呢?”
“能有這兩方面的應用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不要想太多。”
“你這話說的可就不對了,身為東部研究所的研究員,要思考未來,勇于創新,你怎么與咸魚一般!”
“那你到是說說這中微子還能有什么作用?”
聽到同事的質問,那個自稱要創新的研究員,淡淡一笑:
“你還別說,我還真有想法。”
聽到此人這樣說,其他的研究員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想看一看自己的這位新同事,能想出什么驚世駭俗的創新想法,
而見眾人望過來那位自稱創新的研究員也沒有緊張,
畢竟能進入東部研究所成為研究員,
無論是學歷還是科研能力,放到整個大華都是頂尖的存在,因此早就有了想法的研究員朗聲到:
“你們都知道,中微子穿透力極強,又存在三種狀態,
如果我們利用中微三種狀態,那是不是可以做一種宇宙信標,
可以在未來的星圖中標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
“信標!”
聽到這位同事的想法,在座的年輕研究員并沒有反駁,
而是先思考,這么做的可能性,
就如同在廣闊的大海上航行,
如果沒有航海圖,也沒有方向和目標,在海上胡亂隨意的航行,
任何了解航海的人都知道這樣的危險性,
而在宇宙空間中也同樣如此,
只不過相較于海圖那樣的平面二維圖,
在宇宙中多出了上下的空間,需要的是一個三維的星圖,
而中微子的性質,似乎符合能提供一種方案。
其三種狀態,無需多設條件,
便可以表示,長,寬、高的空間坐標系。
這么考慮用中微子做信標似乎是一種合適的方法,
“但……對于現在的人類,來說中微子信標似乎有些雞肋啊!”
“雞肋,什么意思?”
“你不要忘了,我們現有的宇宙空間坐標系,已經有了天球坐標系,
而在天球坐標系里,又包含了黃道坐標系和時角坐標系,
這些已經足夠現在的人類在太陽系中使用了,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不不,天球坐標系的精度太差,
在太陽系中使用還行,可一旦離開太陽系,又該用什么?”
“離開太陽系,你可真是好高騖遠,如今的人類能離開太陽系嗎?”
“呵呵,你又如何能預見到人類未來的發展,我看你這是鼠目寸光?”
“你……”
一時間這兩個研究員在那里爭論起來,
而就在這時,實驗室的屏蔽門打開,他們的導師從里面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