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木星云層產生了不同的對流氣溫帶,使得每個區域的帶狀云層,
因為溫度的不同而產生顏色各異的云帶,
“也不知道在木星上生存是什么樣的感覺?”
除了要克服恐怖的重力和可怕的大氣壓強,
最難適應的恐怕就是火星小于十個小時的自傳速度,
想到每十個小時便能看到一次日出日落,
王猛無奈的搖了搖頭,
所幸他現在的目的并不是木星,
而是木星最大的衛星,
也是整個太陽系最大的木星——木衛三。
隨著飛船進入木星的環繞軌道,
接下來,
便是要進入木衛三的引力范圍,
可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進入木衛三的環繞軌道,首先要克服的便是木星的引力,
整個過程恐怕要花費數十天的時間,
這還是有花神星幫助的結果,
如果沒有花神星的幫助,只是他自己控制,縱使有著軌道計算機恐怕要花費數個月的時間。
“從這半年多的的數據來看,花神星已經很穩定了,
看來該找個時間將他的身子給做出來了!”
想到這里,
王猛開始與地面進行聯系。
……
隨著時間流逝,
木星在人造重力設備的窗戶中變的越來越大,
除了那些極為明星的帶狀云層,
王猛又看到了許多現象,
其中最明顯的便是木星北極上方的極光,
與藍星上絢爛的北極極光相比,
木星極光的顏色卻是要單調許多,
只是呈現淡淡的藍色,
“這種顏色也許和木星上氫氣有關!”
說道氫氣,王猛想到了很多,
他想到了一些著名電影中的景象,
也想到了一些關于點燃木星的設想,
木星的氣體組成結構,與太陽相似,
但可惜的是,
太陽的表面溫度超過了5000度,而木星的表面溫度卻只有-108度
雖然有相同的結構,但命運卻各不相同,
木星想要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木星的質量太小了,
雖然他的質量已經達到了藍星質量的316倍,
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但想要進入恒星的門檻這樣的質量還是太小了,
按照現有恒星核聚變理論模型,
當木星的的質量達到自身的50倍,
才有可能成為一顆棕矮星,讓自身向外輻射著暗淡且不穩定的和熱,
而棕矮星是一種不穩定的核聚變狀態,
隨時可能停止聚變讓自己冷卻下來,
要想真正成為一顆恒星,
至少需要75倍自身重量,
那時才能形成所有已知恒星中,最小的紅矮星。
但這依舊是不穩定的狀態,
只有的達到自身105倍重量時,才會真正穩定下來,
成為宇宙中,最穩定壽命最長,
既不會發生爆炸,也不會像太陽一樣膨脹成紅巨星的,真正紅矮星。
雖然紅矮星溫度低,
但對于任何文明來說,
紅矮星是一顆極為安全的恒星。
想到木星變成恒星的條件如此苛刻,
在50倍自己重量的條件下才能開始核聚變,
王猛有些無法想象,人類究竟要用何種技術,何種手段才實現穩定可用的核聚變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