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猛的話,花神星立刻有了回應。
“明白,我將根據當前數據,提供更加完善的模型!”
……
時間慢慢流逝,
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
所有的探測衛星全部到到達了預定的位置,
關于可控核聚變的臨界區觀察實驗也正式開始了
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方面上,王猛并不能幫上什么忙,
那些復雜的數據,像是天書一樣的方程也只能交給花神星來做,
而在這些日子里,
他只能去做另一件事情,
那便是將探測器送到木衛三的冰下海洋中。
然而,
這一個月的前半段時間里,他并不是很順利。
想要用核加熱的方式,挖穿這一百多公里的冰層是一個極其麻煩的過程。
要知道藍星得地殼的平均厚度也不過是40公里左右。
要是在藍星向下挖掘一百公里,
已經可以挖到軟流層遇到巖漿了
當然在木衛三上,也只能挖出水罷了,
所幸到了后半個月,
經過不斷的實驗,獲得大量的數據,加之花神星幫助。
挖掘設備獲得了極快的融進速度。
整個過程,
就如同一個燒紅的鐵球放到了冰塊中。
而且這鐵球還可以自己給自己加熱,
……
探測器基地內,
王猛正看著挖掘設備傳回的圖像,
“按照現有的每天五公里的速度,在過五天的時間便能超過一百公里的深度,也不知道能看到什么!”
此刻讓面前的屏幕上正閃動著光芒,
那是挖掘探測器,在漆黑的冰層中打出的探照燈,
可惜因為子冰層的阻隔,燈光并不能照射的很遠,
只能看到一些透明的屏障,和不時冒上來的氣泡,
隨著圖像傳回來的還有聲音,
而這聲音更為奇特,仿佛是開水沸騰的聲音。
對于這種聲音王猛也很熟悉了,
此時的挖掘探測設備,正處于一個水泡中,
這水泡包裹著挖掘探測設備一點點的向下移動著,
而在水泡的身后,
正以極快的速度結著冰,
對于挖掘設備來說,這必然是一場有去無回的路途。
“看來,今天是挖不到什么了!”
“花神星可控核聚變技術進度如何?”
“通過對木星臨界區數據的分析,已經完成了等離子體穩定性的研究。”
“在此基礎上,磁性約束技術也獲得了巨大的突破,
高溫狀態下約束等離子體的時間已經可以達到一個小時以上,可以初步突破材料限制!”
“那還要多久才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發電技術?”
“按照可控性,穩定性,材料限制,以及藍星傳來的理論模型進行分析,再過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我便可以推算出第一臺實驗機!”
“嗯!三個月。”
聽到這樣的時間,王猛暗自咋舌,沒想到可控核聚變技術這么快就將現世,
但他馬上發現了一件不對勁的事情,
“等等!花神星你剛才說,是你推算出第一個模型機,而不是地面。”
“是的,通過從木星臨界反應區獲得數據,以及地面提供的物理模型,
我已經可以設計出第一代可控核聚變實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