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猛的注意力,
也漸漸的放到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上,
“預計再過十天左右的時間,便可建造可控核聚變發生器初代機!”
聽到再有十天左右的時間,
可控核聚變技術便能面世,王猛的心中產生的許多念頭
“也不知道,可控核聚變的突破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
畢竟核聚變是代表著太陽,
也代表著無限的可能,
也將為人類,打開基礎物理學上的新大門
恒星進行著核聚變反應,
在超過太陽質量大約4倍質量的恒星,
隨著核聚變的反應,將會形成超新星,
而超新星的終點將是黑洞,
黑洞的引力使光都無法逃離,
扭曲著人類對于時間的概念,
也許便是人類突破更高緯度的鑰匙,
而這一切的起點,
便是從可控核聚變開始,
一旦可控核聚變得以突破,
從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再到超新星爆發后的黑洞,最后到黑洞扭曲的時間,
可能也只剩下公式和數據上的,演算和遞進。
“也不知道這一過程會經歷多長時間?”
……
正在這時,花神星的一聲提醒,讓他從核聚變的未來中回過神來,
“冰下探測器,即將突破最后的冰層,
是否接收視頻數據?”
聽到花神星的提示,
他這才回想起來,
自己還有兩個探測器正在木衛三的冰層中,
“不用等待潮汐巨浪過去嗎?”
回想先前遇到的問題王猛向花神星詢問著,
“更據估算,巨浪剛剛過去1個小時,
是否要等下次巨浪周期?”
“不用,繼續前行!”
隨著花神星的指令下達,
探測器再次進入了海洋中,
這一次,被改進過的應龍號無人水下探測器,快速的進行下沉,
在下沉到,
七十公里左右的位置時,
最后一個探測器也落入了冰下海洋,
而應龍號的信號控制,也轉接到了最后一個探測器上。
畢竟先前那個探測還浮在海面上,
等巨浪周期到達,必然會面臨損毀的危機。
此刻最后一個探測向著水下沉去,
而應龍號繼續向著海底而去,
隨著深度的增加,
應龍號的下降速度也終于緩慢了起來,
在到達八十公里左右的位置時,
此時的海水壓強,
已經相當于藍星最深處的海水壓強,
應龍號此刻也終于進入了壓力風險區間,
雖然已經進入壓力風險區間,
但通過花神星的分析,
應龍號,還有很大的下降區間,
畢竟這款應龍號是經過一些魔改的。
在緩慢的下降中,
應龍號到到達了距離海面100公里的位置,
而此時應龍號的一些數值也開始逼近紅色區間,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深度下,
應龍號依舊沒有看到任何東西,
寒冷漆黑包裹著應龍號,
“應龍號,還能下潛多少?”
“最多還能下潛十公里!”
“再下潛五公里,而后打開探測器雷達,
我倒要看看這木衛三的冰下海洋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