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專家的爭論聲,再次讓老長官回過神來:
“以木衛三低重力環境,根據王猛傳回的海洋數據,可以對探測器進行縮小,結構優化,以及材料加強,
這樣的話,探測器可以下到更深的深度。”
“可通信怎么辦,再縮小中微子通信裝置便放不下了!”
“不能通信,這與扔一塊石頭進入海里有什么區別!”
“可以用多段式的通信裝置,
每幾十公里的深度,放置一個探測裝置,
這樣從海面到海底,我們可以從小到大,依次放置下去,
這樣既能保證通信,也不會使得縮小后的探測器失聯!”
“可問題是,這并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完成的工程,
王猛曾明確告訴過我們,在可控核聚變實驗成功后,便會離開木衛三,
沒有王猛,誰能建造如此龐大的海下通信系統?”
聽有人提起王猛離開木衛三的事情,原本還提議著,建造分段式通信專家閉上了嘴,
“所以說,我們要派自己的航天員前往木衛三!”
“不行!”這個說法一出來,便遭到眾多與會人員的反對,
“沒有,王猛的幫助,我們的航天員前往,木衛三也沒有什么意義?”
“就算能登陸木衛三,沒有王猛的技術支持,我們能穿過百公里厚的冰層,
探測到數百公里的海底嗎?”
“我們甚至沒有送探測器前往過木星,這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情!”
而這時又人出言到:
“如果王猛在木衛三上,留下核聚變發電站呢?”
聽到此人的發言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見眾人安靜下來,此人繼續說道:
“而且你們不要忘了,王猛在木星附近留下了上百個探測器!”
“老長官,我們可以派遣航天員前往木衛三!”
“派航天員嗎?”
聽到這個熟悉的議題,老長官沉默了一下,
對于派遣航天員前往木衛三的事情,老長官心中還是猶豫了一下,
從王猛與他們的通信來看,
他顯然是急著前往柯伊伯帶附近,必然不會在木衛三上久待,
而藍外生命對于藍星人類來說又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核電站!”
“如果王猛能在木衛三上建造一個核聚變發電廠,那一切變的容易起來。”
想到這里,老長官心中有了決議,
“此事,等可控核聚變技術突破再行討論!”
“那要等多久?”
……
關于藍外生命的討論會議,很快結束了,
一眾專家正要離去,
此刻的老長官,也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準備起身,
而這時,他的秘書走了過來,在他的耳邊嘀咕了兩句,
而后將手中的平板放了他的面前,
看著平板上的內容,老長官頓時瞪大了眼睛:
“這就突破了!”
老長官正想將離去的一種專家學者叫住,
但想到平板上的內容,
他還是忍住了:
“初代實驗機還未建造出來,再等等!”
想到這里他對一旁的秘書說道:
“準備一下,我要馬上前往大都!”
“明白!”
從人類的情感上來說,藍外生命的發現更為重要,
但從現實角度來說,
可控核聚變卻是人類星際時代的重要基礎,
雖然這個基礎還處于極為基礎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