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很大?”
已經穿好航天服的王猛也沒有閑著,
來到基地的氣壓艙內,正準備出艙,
此時花神星也在他的耳麥中解釋起來:
“是的,二者的主要區別,便是對簡并態物質的依賴!”
“一般氦閃除了溫度要達到氦聚變的程度,
還要達到簡并壓力,將氦元素壓成簡并態,也就將兩個氦幾乎壓成一個氦的狀態。
要想達到簡并態壓力,需要遠超太陽核心內部的壓力,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根據當前的理論,
0.8倍太陽質量到2.0倍太陽質量間的恒星。
一生中很有可能只發生一次氦閃,
那一次氦閃,也將是那顆恒星一生中最亮的時刻。
……
因此當前的初代機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很難發生氦閃!”
“而殼層氦閃不需要簡并壓力條件見便能發生,
其反應程度也不如氦閃激烈,
根據觀察,在紅巨星演化末期,殼層氦閃是一個很常見的周期現象,
……”
通過花神星的解釋,王猛漸漸的明白了氦閃與殼層氦閃之間的區別,
雖然都叫氦閃,
但二者一瞬間釋放的能量,卻并不相同,
如果以太陽作為殼層氦閃發生的基礎條件
當太陽進入紅巨星末期,并周期性質的發生殼層氦閃,
所釋放的能量也只相當于幾百萬顆百萬級氫彈同時爆炸的威力,
如果將這百萬顆百萬級氫彈,釋放到現在的太陽上,
以太陽和藍星的距離,
只是區區幾百萬顆氫彈爆炸,對藍星影響甚至微,
畢竟太陽身上很常見的耀斑,
分分種便能釋放出1億~10萬億億爾格的能量,
輕輕松松便超過100億個百萬當量氫彈的爆炸威力,
如果將如此多的氫彈換做TNT炸藥,
并將這些炸藥在藍星上平鋪開來,
那將形成一層0.9米厚的TNT炸藥土壤層。
而正常的氦閃,
所釋放的能量人類至今還沒有觀測到具體的數值,
至于威力也只能估計,
正常的氦閃同樣可以發生在以太陽為主的這些低質量恒星中,
這些低質量恒星很難出現超新星爆炸的現象,
因此一生一次的氦閃,
便成為它們一生中最輝煌的也是最亮的時刻,
一次太陽氦閃爆發,理論上可以摧毀藍星上所有生命,
以藍星和太陽現在的距離,
氦閃一瞬間便可將藍星的大氣層剝除,
并蒸發電離藍星地表大部分的水分,
以往藍星歷史山發生的數次生物大滅絕,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就算人類躲過了太陽的氦閃,更絕望的還在后面,
氦閃,代表著恒星內部的核聚變,已經從氫轉變成以氦為主的聚變方式,
也表示著太陽正式開始了他的老年生活,
身體將無法控制的發福,變為傳說中的紅巨星,
在無法控制體型的情況下,
太陽的體積最終會吞噬藍星,膨脹到火星軌道附近。
想到太陽的最終結局,
王猛抬頭看了一眼,掛在半空中,只比花生大一點的太陽,
“說起來,那時候的木衛三里的生命存在將會迎接來一個新的開始,